阅读历史 |

第41章 第 41 章(1 / 2)

加入书签

徐方亭过上有人分担家务的日子,下午下课回来,再也不用紧赶慢赶捣弄晚饭。而且钟点阿姨来时她们已然出门,走时温上饭菜,她们还在回来的路上。

家里竟像多了看不见的田螺阿姨。

她忙碌一年,一直觉得辛劳与工资匹配,这下责任减负,工资不变,她没见识地忐忑好几天,觉得德不配位,总怕这是辞退的回光返照。

她的不安大概持续到谈礼同出院的日子,谈韵之不用再往医院跑,闲下来也不见有其他动作,田螺阿姨照旧出没,徐方亭才算安下心。

进入八月,往年这个时候高二学生和复读生已经开始收拾行囊,再回校补课的路上。

徐方亭觉得是时候给徐燕萍打一个电话。

仍是选在谈嘉秧上课期间,这个时间点徐燕萍可能午觉刚醒,还没开始准备食堂晚饭。

徐方亭出到楼梯出口外面,那片工地的高架桥初具模样,正在围栏两侧安装土黄色声屏障,叉车正把一板板货物运上去。

音频电话拨过去,那边很快接起,喊了一声“亭亭”。

“妈,在忙吗?”

“没有,怎么了?”

徐方亭说:“没事,之前听小蝶说你在镇上找到工作了,想问问,身体还吃得消吗?”

那边出现短暂停顿,似是叹气一声,只听徐燕萍道:“上了一段时间,没去了。”

徐方亭备有几个可能的回答,或者徐燕萍抱怨身体不适应,或者事多工资低,或老板太抠门,但对这个回答完全没有准备。

绿化公司的成员应该相对稳定才是,不像工地施工队四处流迁,做完一个挪向下一个,或者变成最后一个,回家赋闲,隔一段时日跟另外的工头干活。

如果徐燕萍工作稳定,是不是可以暂且把债务优先级降一下,让她先回学校读书,趁着对各科目重点还有模糊印象。

徐方亭怔了一瞬,试图保持淡然,问:“怎么没去了,哪里不适应吗?”

“各方面不合适……工资低……破事还多……”徐燕萍的嗫嚅转为烦躁,“哎,干不开心就不去了,哪有什么原因!”

“我也不想当保姆,当保姆也没多开心,可我也干了一年啊。”

徐方亭猛然想起孟蝶的妈妈,没多少收入,还把孟蝶寄回家的一部分钱用来买保健品,徐燕萍曾背后埋怨真不知女儿挣钱辛苦;还有徐燕萍曾提到走错路最后替富豪锒铛入狱的姐姐,她妈妈曾大肆炫耀女儿攀上高枝变凤凰,自己也穿金戴银,化身为仙姬坡的真仙姬。

徐方亭说:“身体可以的话,有份工就坐着先啊,一分钱也是钱,总比闲在家好。”

经过上一次争吵,双方也许都有弥补之意,让大片沉默替代叫嚣。

徐燕萍破罐破摔地叹了声,说:“我知道要做工啊,我也想去做工。等下个月案子开庭再说吧,现在找工到时连假都请不了。”

工作日徐方亭难以请假,那天可能无法出庭,她们不认识权贵亲戚,对法律了解不深,只能寄希望于律师,但据说一审拿不到赔偿,得反复拉锯战,旷日持久,所以有部分受害者家属宁愿私了。

徐方亭望着工人们在高架桥上忙碌,观察只有过程,没有重点,就像小时候盯着蚂蚁运粮,只看运粮,不计较几时运完收工。

这些工人不在工地驻扎,也不知道收工在城市的哪个角落落脚,会不会有个像她妈妈一样的厨子包揽三餐。

“行吧。”她对徐燕萍说。

徐燕萍不是懒惰之人,或说没有懒惰的命。在家带她哥那几年,徐燕萍见缝插针打零工,带着徐方亭去别人宴席洗碗,帮人采茶收割水稻,到八角场挑拣晾晒八角里的杂枝乱叶——硫磺熏八角的气味似乎还住在她的嗅觉深处,经年不散,历久弥新。

仙姬坡的许多阿婶阿婆都是勤俭持家的典范,若是她们偷懒半分,整个家恐怕会陷入灾难。

徐燕萍突然撂挑子不干活,估计真碰上什么难言的麻烦。

*

这天谈韵之外出找同学,田螺阿姨说在榕庭居晚来了半个小时,徐方亭索性让她不用再煮饭。

她们久违地到楼下猪杂莲藕稞条摊吃了晚饭,谈嘉秧已经可以回答自己的喜好。

“猪肺吃吗?”

>

“青菜要吗?”

“不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