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章 京中翰林8(2 / 2)

加入书签

反正时间充裕。

大家都是早上九点上班,他俩七点就到岗了,这中间的两个小时可以做这个事情,不为别的,顾兆说:“寒门读书郎看起书来也方便省事一些。”

顾兆这么说,严谨信一下子就明白过来。

不是省事,而是省钱。

好,那就干。严谨信也果断。

于是便就整合起来了。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去,转眼到了十一月中下。黎大之前付了银子跑腿送信的商队路上走得顺,今个正好进了宁平府县城门,他们送了货,歇歇脚还要南下,于是只在城门附近的客栈逗留两日。

...

商队二十多人,车马货物齐全,一路上都不敢在路边开的客栈睡踏实了,得有人看货,防止是黑店,只有到了府县中才能合上眼真正放松歇息歇息。

客栈掌柜的相迎,商队掌事经验老套,说:“热水饭菜,要荤腥肉都上来,不要酒,要一楼,腾个房间放货,我们自己卸,喂马的粮草要上等的……”

“好嘞,您请好,里面坐。”

这一瞧就是老商队,走货不知道能赚多少,财大气粗的。客栈掌柜的羡慕,安排仅有的四个小二忙活起来。

等小二送了热水,商队掌事洗漱擦脸,舒坦的发出喟叹声,把要走的小二叫住了,问:“这府县里西边你知道吧?有没有一家叫黎记卤煮的?”

“知道知道,老板您问对人了,咱们客栈的肉每日就从西边的肉院拉回来的,当天早上杀了就去拉特别新鲜……”

小二说话已经习惯吹客栈了。掌事也没打断,都是下苦的人,反正不急,明日再去送信,由着小二说,当听个乐子。

“……那卤煮早先是在北面离清平书院不远的石榴巷卖,做买卖的是位夫郎,早前黎夫郎相公当了官,如今在京中嘞。”

那就没找错。

掌事点点头。

“那卤煮吃过的都说好,见天的排队,也不贵,可惜我们离得远,没有尝过味,后来金玉酒楼也做了买卖,西边那家铺子是黎夫郎的堂弟做的……”

小二说的口干舌燥,可高兴啊,这是他们府县出了名的事了,什么金玉酒楼的掌柜的先是仗势欺人,后来知晓是一场误会,顾大人家的夫郎和善,还送了肉这些小事。

等顾大人高中当了京官后,还回来一趟,金玉酒楼老板请客摆席,可顾大人都没接受,是清正廉明的好官。

掌事心笑,这位顾大人如今在翰林院当差,又不断案管事,怎么用清正廉明四个字?怕是这小二听戏文大青天断案听多了吧。

“知道了。”掌事给了小二五文钱。

小二捧着赏钱高兴,也不觉得口干了,笑脸回:“您歇着,小的不打扰了,要是要啥您只管招呼一声。”又补了句:“您要是想吃黎记卤煮,那得早早去了,不然可买不到,不过要是有钱金玉酒楼也有的卖,就是价贵了些。”

合了门,屋子里清静了。

掌事的坐在床上,也不管那被子发湿,走南闯北的夜宿外头都是常有的事,出门在外能有一口热乎饭吃就不错了,哪能挑三拣四的,又不是当官享受的。

对于小二嘴里说的什么卤煮好吃稀罕,掌事的只信个三四分,那顾大人当了官,他家以前做的买卖可不得当个稀罕事传,这小二自己都没吃过,如何知道好不好吃?

再说了,小小一府县,能有多少珍馐?且卤煮价便宜了,显然是卖给普通百姓的,名贵材料都用不上,能有多好吃?

掌事和衣躺下了,明日还要送信,对卤煮也不是很稀奇。

第二日一大早,掌事穿衣修整拿着黎家的包袱,让手下套车,赶车去了西边。下手献殷勤说:“连日赶路,掌事怎么不多歇息会,这跑腿送信...

的活,我一个人就成了。”又不是啥贵重物件,就算是翰林顾大人的东西,那也没啥。

“都到了,我亲自跑一趟正好四处瞧瞧。”

一路赶车一路问,倒是很好问,专挑着开铺子做吃食需要买肉的就成了,一问一个准,差不多半个时辰到了黎记卤煮。

铺子是两间的门面,另外两间估摸睡人。

杏哥儿和王石头刚把东西卤进大锅,元元早前送到附近的私塾念书去了,倒是很好送,一听他家是黎记卤煮的,开私塾的夫子便欣然接受了,当然束脩还是正常给。

后来杏哥儿听朱老板说起来,才知道做生意买卖的,要是想把孩子送私塾那是要考校的,有些严厉的夫子不会收的,即便是收,束脩一年都多加银子。

杏哥儿和王石头才知道元元这是沾了周周相公的光。

元元是早上两人买肉时,杏哥儿送去夫子家里,下午两口子收了生意,王石头洗刷,杏哥儿去接儿子放学。如今在府县过了几个月,已然习惯了这般生活。

主要是赚钱多。

“杏哥儿,外头有人找,听说是京里来的。”

一听京里来的,两口子想该不会是黎家的事,忙放下手里的勺子去看。接待来人到院中,杏哥儿倒了茶水,商队掌事说明来意,确认了名字,将小包袱交给杏哥儿王石头。

“你们二人检查下,里面两封信两本书。”

“我们不识字。”王石头有些拘束。杏哥儿打开看了下,东西都在,还想给掌事塞钱,可不知道给多少,掌事看出夫夫俩都是本分人,说:“我跑腿送信黎家已经给了钱,不用收钱了。”

“约莫来年后还要路过宁平府县,就住在城里不远的……”

掌事说了住哪里大概什么时候回,要是黎家有要捎到京里的那就多留心,他能给带过去,或者现在有什么话写下来,明日送到客栈,他捎回去。

前后不过半盏茶的功夫,掌事便起身离开,路过灶屋时,闻到了丝丝香气,倒是还挺特别的,不过味道不浓郁也没放在心上。

院子里王石头和杏哥儿拿着信互相看。

“这封是给咱的,这封是给赵夫子的。”杏哥儿把信摆好了,拿了主意说:“下午我去接元元,正好把信拿到私塾问问,能不能劳累夫子帮咱们看看。”

“成。”

等下午生意收了,杏哥儿换了身干净没味的衣裳才去私塾,平日里他在门口等候接元元,今个要进去,不能失礼。以前杏哥儿没那么讲究,可是到了府县,这边人讲究多了,朱老板人好时不时提点他们。

所以生意做得顺当,干什么都方便。杏哥儿知道这一切都是仰仗了周周和京里当官的顾大人。如今杏哥儿也不敢直叫了。

只是拿信的时候给拿错了。

杏哥儿到了私塾外,等了一会,门开了,元元穿着小书生袍子出来,见了阿爹小脸有了笑意喊阿爹,杏哥儿想摸儿子脑袋,可忍住了,元元念了书是读书郎了,不能在外头还当小孩子。

“元元同我一起进去,阿爹找夫子有事。”

顺利见了面,杏哥儿拘束规矩跟夫子说明来意,京里堂哥送来家书,他看不懂,还请夫子帮忙瞧瞧。

这位夫子便接了信,拆开后看了起来,一会眉头紧着,一会又高兴难掩兴奋之情,...

看的杏哥儿心里打鼓害怕,莫不是京里发生啥事了?

“黎夫郎定是拿错了信,这样吧我跟你们回去一趟,还有个不情之请……”

这位夫子看完了给赵夫子的信,自然是想摘抄一份顾兆送过来的书,因为信中写明了,给那位朱秀才传口信可以摘抄,夫子也想摘抄一份,还跟王家夫夫解释清楚了,说他厚颜也想摘抄一份哪怕给银子。

杏哥儿哪里敢要夫子的银子,想着送赵夫子的且朱秀才也能看,应该是不要紧的吧?他一犹豫,夫子恳请,杏哥儿便答应了下来。

另一封给他的信是大白话,杏哥儿能听懂,到了末尾听到夫子结束说是黎周周留,这才知道是周周写给他的,周周会写字了?

可真厉害。杏哥儿心里羡慕。

内容记下了,就是去山后头的苏家,问问苏家人要不要去京里做工。杏哥儿想到了自家情况,估摸周周也是好心,想拉扯帮一把苏家人。

他得了周周这么大的便宜,就是说破了嘴皮子,也得让苏家收拾几个伶俐人给周周送过去。周周估计也是缺了人手了。

“劳烦夫子帮我写一下,我也想给周周说话。”

那夫子自然爽快答应了。

第二日中午,黎记铺子做完了买卖,收了门。王石头拎着一食盒,怀里装着信,走去昨日掌事留的客栈地址去了。

一封信,一碗卤猪头肉。

两口子做买卖这么久,人情世故还是懂的。王石头虽然不善打交道,但话交代的利索,“我家自己卤的猪头,老板尝尝,多谢您辛苦带信了。”

掌事便接了好意,等人一走,瞧一碗的肉,别捏了块尝尝,别浪费了,好歹是肉——

咦。

且说商队到的时候已经是十一月下了,王家人才给送完粮食回去,这信和包裹自然是没法当即捎回去,心里周周说不急,等过年你们顺便捎过去就好,不用特意跑一趟。

因此杏哥儿和王石头保存好了包裹,等过年拿回去。

另一边,黎周周倒是早早收到了杏哥儿的回信。因为商队在宁平府县先放了一部分货,不用那么多人手了,掌事让几人先回京处理京里的货,顺便把信带过去。

黎周周是十二月中收到的。

拿到信自然高兴,不过没看,等着相公回来一起看。

顾兆下了班,回来还是老一套,洗手洗脸抱福宝,问:“福宝想不想爹爹啊?爹爹可是想福宝想了一天了。”

“想喋喋!”

福宝不久前才过完一岁生日,按照这里习惯已经是两岁的宝宝了。

顾兆:……

反正儿子说话要利索许多。全家都爱和福宝说话,逮着什么都念,如今福宝会说自己名字,福福饿,会叫小羊小咩咩,会叫阿喋、耶耶、发发这些词。

读音不准,奶声奶气的,全家人能听懂。

发发就是花花。

因为顾兆念着等来年开春了,正屋门前左右两个花坛换上花,他们院里海棠、芍药都开的好,可是这些花要贵,也比较娇气,就想着换上月季花好。

府县灶屋门前的月季花没带来,黎周周有时候会想,没想到相公跟他想到一处了,自然是高兴。

福宝听阿爹和爹爹说话,就会念一个发发。

这会天已经黑了下来,点了灯,吃...

完饭洗漱后,借着蜡烛光景看信。

“府县传来的?看看。”顾兆抱着儿子坐在一旁。

黎周周:“我念吗?”

“我手占着呢,周周念。”

黎大就在一旁空着手,他倒是想抱福宝,可顾兆下了值在家,是福宝不离手,说的好听,爹在家抱了一整日,松快松快,他来抱。

抱福宝,黎大是抱一天都不嫌累的。

一家人围着桌子听信。

顾兆听了一个开头,便想这写信的人文绉绉的,他家周周估摸要问他,也好,增加夫夫感情,他坐在一旁,周周不懂的便大白话解释。

杏哥儿说了满满一箩筐,到了这位拙笔写信的人手里,寥寥数语。

比如杏哥儿的周周咱俩这么多日子没见,我好想你,也不知道……

换到这儿就是数日不见,甚念。

黎周周把信交给相公来读,他读不好。顾兆本来还想花花嘴调戏一下老婆,可怀里福宝,旁边爹在,只好忍住了,清了清嗓子,一边看信,自动翻译出大白话来。

这下子,屋里黎大和黎周周眉头都松快了。

“杏哥儿说生意都很好,一个月有十三两银子赚,还说元元送去了私塾,如今帮他写信的就是元元的夫子。”

“家里才送来了米粮,先给了三十两银子给公爹婆母,两人见了特别高兴,我心里也敞快,觉得出了一口气,不过记着你的话,知道一家人要和气,都记着呢,不会做黎三那狗东西做的事。”

狗东西顾兆自己添上去的。

“知道你要用人,放心吧,我过年回去先到苏家,指定给你把人说到京中,别的不会,你之前跟我说的那些我都记着呢……”

顾兆挑了下眉,他家周周本事大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