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时也命也(1 / 2)
失去全产业链利润摄取的好莱坞电影,面对电视行业崛起,而导致的观众大量流失。
还有经济上行,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反而不愿意进电影院的50年代。
仅仅是支撑了五六年,整个好莱坞7成的公司都陷入了亏损状态。
然后到了60年代,先是黑叔叔们全米国提要求、要权力。
接着又是越男战争,大量年轻人被派遣去上万公里外的丛林,再有嬉皮士运动的兴起。
无数青年不是没在米国,就是全国四处流浪,根本就没多少人进电影院看电影。
再加上电视机越来越便宜,节目也从50年代的4个台,变成60年代的11个台。
瞬间就让电影行业连还手能力都没有的,就被打趴下了。
当然,也不是全都和米高酶一样混的那么惨。
真正让这家公司走向没落的,反而不是经营,不是出不了好电影。
而是在掌舵者去世后,开始的电影制作理念的纷争,一会拍大片、一会又转向只拍小成本电影。
经营理念上发生严重分歧,米高酶能支撑二十年才到了破产的边缘,只能说这家公司的底蕴确实深厚。
当然,会闹到现在这样子,也和他们的过往太辉煌有关。
又或者说,一家公司总是沉浸在过去,就很难接受自己已经没落的事实。
这情况放在当年和米高酶一比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派垃蒙身上一样有效。
只是派垃蒙看清形势的速度比米高酶快几年,或者说他比米高酶底蕴差那么一点。
过早就撑不住了,以至于在60年代中旬,就开始和资本妥协,然后被枫叶国的,为了进入米国市场的石油集团收购了。
过去的老大和老二都被人收购,但两者的最大不同的是,一个所托非人,一个把自己卖掉时找了个实力很强的东家。
不过别看派垃蒙好像没多少负面新闻爆出来。
但人家是真遇上好老板,可惜磕磕碰碰的亏了二十年,虽然也制作出不少好电影,但一部大卖也抵不上三部电影的亏损。
以至于最后亏的石油公司都撑不住了,直接卖还给米国人。
而买下米高酶的人,跟比枫叶国的石油集团目的一样,都是电影公司的名气。
但两家在对待各自电影公司的态度一对比,那卖石油的简直就是天使。
科里安一拆分米高酶的电影业务和酒店业务,直接导致了米高酶影业,在未来几十年里都成了不断换主人,不断被人反复榨取利润的捞钱工具。
至于好莱坞其他公司。
未来一个人的票房,就能单挑全好莱坞其他公司的迪仕泥,此时还在为电视台制作各种动画片,还有深挖自家游乐园的盈利潜力。
舒舒服服的过着大钱没有,小钱不断的小日子。
环球见状,也跟着去和电视台合作,也去建环球游乐园,最后还把手伸向唱片行业。
至于哥伦比亚和狐狸,因为走中小成本路线,赚的不多、赔的也少。
可一旦出现个小刀锯大树的票房炸弹,就够足他们多支撑几年了。
此时过的最好的,反而是华纳。
50年代初就干干脆脆的投入电视行业的怀抱,把电影公司当成内容制作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