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坐观好戏(1 / 2)
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对电影观点的资格,但也没有人亲耳听到对方批判自己作品时会无动于衷,哪怕明知道“忠言逆耳”也不行,更何况对方还是没有根据的胡言乱语,这对于自己的作品绝对是一种侮辱。
1984年二月十七日,一部名叫做“美国往事”的电影在美国小范围内点映,当时并未引起太大反响。意大利导演瑟吉欧-莱昂曾经受邀执导“教父”,但他却为了筹备“美国往事”而拒绝了这一邀约,可是当瑟吉欧觉得万事俱备时,“教父”的大热却让制片方对同类型的“美国往事”缺乏信心,这一次阴差阳错之下,“美国往事”就被无限推迟,一等就是十一年。
在这十一年期间,每年戛纳电影节上都会有一个穿戴整齐的意大利帅哥坐在会场,手捧一摞长达四百页的剧本等待投资商,一直等到1983年,瑟吉欧才等到了将“美国往事”搬上大屏幕的机会。
“美国往事”在1984年前往戛纳电影节,瑟吉欧专门为了电影节剪辑了一个二百二十九分钟的版本——这就是所谓的欧洲版,比他本人最为钟意的导演剪辑版短了二十分钟。电影首映结束之后,现场观众起立鼓掌长达十五分钟,甚至有许多电影评论家称之为1984年最伟大的作品,没有之一。
但是,“美国往事”于六月一日在北美全面上映时,却遭遇了一片恶评,原因就是因为制片方不顾瑟吉欧的一再抗议,擅自大刀阔斧,将影片剪辑成为一百三十九分钟,这也就是未来被人们诟病无数的“美国版”,片中所有闪回段落几乎全盘消失,瑟吉欧用心良苦的普鲁斯特式结构被生生阉割成为了“美国”犹在而“往事”难寻的单线叙事。
本片在美国上映之后,骂声一片,票房惨淡,这部耗资四千万美元成本的超高投资,结果仅仅只上映了两周,收入四百万美元票房,一败涂地。
倍受打击的瑟吉欧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拿起过导筒,五年后在家乡意大利郁郁而终。
多年之后,当“美国往事”的导演剪辑版重见天日之后,人们这才意识到这部作品的出色,更加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部出色的黑帮电影,更是一部足以与“公民凯恩”相媲美的绝对经典,在漫长的黑帮电影历史长河之中,“美国往事”、“教父2”和“好家伙”被公认为最杰出的三部作品,但讽刺的是,瑟吉欧在世时,他却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这种肯定。
瑟吉欧的美国梦破碎了,但他给电影历史留下了一段珍贵的胶片,“美国往事”没有好票房,没有得到任何一项奥斯卡提名,但它的意义却无需这些来佐证。这是好莱坞最伟大的一次失败。
想象一下,当那些影评人对美国版“美国往事”大肆批判时,瑟吉欧是什么样的感受,他的内心肯定是在滴血,他前后耗时了十三年筹备的作品,结果却沦落到如此境地,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绝望,以至于瑟吉欧最终对电影完全失望,郁郁而终。
“美国往事”的欧洲版在戛纳上映时,如潮的赞誉才是这部电影最真实的历史评价,当年这部电影并没有参加竞赛单元,只是作为展映作品上映,但人们却总是在赞叹着,如果“美国往事”参赛,那么也许当年金棕榈奖的获得者就不会是“德克萨斯的巴黎(Paris。Texas)”了。
电影其实就是一种艺术,人们的审美对于艺术总是充满了争议,艺术允许争论的存在,但却不允许侮辱。当年华纳兄弟对“美国往事”粗暴的阉割,就是一种侮辱;而石黑一雄对“低俗小说”的偏见,也是一种侮辱。
在雨果看来,石黑一雄不仅是没有看懂“低俗小说”,他应该是拒绝认真观看“低俗小说”,这种个人偏见本身就是对评审身份的侮辱,更重要的是,石黑一雄作为一名作家,他对于电影的了解更是贫乏,他看不懂“低俗小说”的黑色幽默,他看不懂昆汀对暴力风格化的处理,他读不懂电影对于美国低俗文化的解读,他看不懂复古风格之于电影的作品……
如果是一名普通观众如此,雨果可以理解,但却无法接受;如果是一名评审如此,雨果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
所以,雨果刚才的一番话,是在讽刺石黑一雄对电影一窍不通,没有当评审的资格;同时也是在讽刺石黑一雄因为个人偏见拒绝对“低俗小说”赏析,根本没有静下心来慢慢观看,自然无法体会到其中的优点。
尼古拉斯对雨果最是了解了,所以他立刻就读懂了雨果话语里的深意,雨果这完全就是给了石黑一雄一个响亮的耳光,偏偏还不露马脚,这才叫做“骂人不带脏字”,这让尼古拉斯差一点就没有忍住,直接就笑了出来。
现场的记者们也一个个都是人精,隐隐约约察觉到了雨果客套话语里面的深意,一张张表情都精彩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