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章 家书抵万金(2 / 2)

加入书签

“秦王殿下。”开口说话的是大唐尚书省左仆射房玄龄,“驿站是国家所有,用来传递军国大事和各地公文的,要是按照殿下的想法,对百姓们开放,这是不是舍本逐末?到时候影响了军国大事,和各地重要来往公文的传递的话,这可怎么办?要是丢失了公文,朝廷机密,或者边疆军报,耽误了大事的话,谁能负责?而且,这驿站可是提供来往官员的住宿所用的,要是还开放给百姓使用的话,肯定会乱了上下尊卑的。”

房玄龄说的一些话是比较保守的一些话。

毕竟不管在任何时候,国家大事才是最重要的,要是真的因为想赚那么一点邮费,就影响了军国大事,朝廷机密的话,这可真的是太不值得的。

而且历朝历代也把驿站都看的很重,古往今来,华夏大地的中原王朝的疆域都是非常大的,加上交通不便,驿站是朝廷可以得知各地情况,民声的最快最方便的方式,所以驿站对于朝廷掌控各地地方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特别是这大唐虽然在一定的程度是开放,自信的,但是也是要讲究上下尊卑的,有的东西不是你有钱就能用的,得看你的身份,配不配。

李阙思索了一下,笑道:“驿站是要传递军国大事和各地公文还有朝廷机密,但是百姓们也最多就是传递信件还有一些杂物,分开的送就是了。”

说罢,李阙走到了群臣之中,尽量把话说的他们都能听懂的一些,说道:“我就举个例子,就说我们长安,在这里客居的商人,读书人,不止十万吧,还不算一些在长安务工,讨生活的,是吧?”

民部尚书唐俭点了点头,这个数字和民部现在统计的到也差不多。

但是高坐着在皇位上的李世民觉得自豪不已,心想,不愧是朕的孙子,做任何事情之前都知道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了,就连在长安有多少的客居人口都摸得清清楚楚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李阙随便的说了两句诗,“这些人,每年每月需要和家里的书信,货物的来往,就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是吧?”

看到大臣们都点了点头,李阙继续说道:“那么这么大的一个庞大的数字的生意,我们朝廷为什么不招揽过来呢,况且现在皇爷爷也是各国尊称的天可汗,试问如今边夷谁敢来犯?加上我大唐这么多年来一直鼓励民间养马,就算是我大唐的紧急军国大事和公文,这么多的马,我大唐也用不完啊。”

大臣里面,一个很给李阙面子的人出现了,就是他的舅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问道:“殿下的意思是,军国大事和公文的,还有百姓们的东西,都分开?”

“是啊,分开。”李阙给了舅公一个“还是您老明白我”的眼神,接着说道:“我大唐现在的驿站里面,除了军马,还有不少的普通的马,这些牲口是给那些官员们运送行礼的,还有把他们送往下一个驿站的,对吧?但是很多的时候还是闲着,是吧?”

“光放着闲着在那,也是要花钱,让它们动起来也是要花钱,为什么不让它们动起来呢?还有驿站里面的驿卒,帮工打杂的什么的,该闲着可以闲着,但是该动起来也要动起来啊。”

“就以长安为例,设定每月十五,为百姓们的物品信件邮寄日。”李阙站着在这些群臣里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以五个驿卒为一伍,护送运输信件和物品的牛马骡子出去,然后转交到下一个驿站,继续由下一个驿站按单清点,继续传递。”

“驿卒代表的是整个大唐,可以避免山匪有异心,而且驿卒之间也可以互相监督,避免盗窃和偷换物品,信件货物送到当地,由当地驿站的人贴出布告,让百姓们来认领,或者让驿站的帮工打杂的给人家送到。”

说罢,李阙又笑道:“收信和收件人当然也不会让人家白白的送货上门,肯定还会给他们赏钱打赏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