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0章 远洋战舰(2 / 2)

加入书签

“你是怎么把船弄到这里来的?”朱祁钰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才几个月,柴美娇就造好了第一艘战舰。看来,前几个月,柴美娇没有来烦他,也正是专心在做这件事情!

“运河的水又没有干涸,怎么就不能弄过来?”柴美娇横了朱祁钰一眼,见到朱祁钰看到那战舰如痴如醉的样子,心里也笑了起来,“你个没有良心的,为了把这艘战舰弄到这边来,我可花了很大的力气,你难道就不知道感谢我吗?”

“谢,当然谢了。柴大小姐,你真是太伟大了!”朱祁钰做了一个绅士的动作,抓住柴美娇的手就亲了一下,羞得柴美娇立即把手缩了回去,还四处张望,看有没有人注意到。当然,周围的侍卫与金英等人也都立即背过了身去,装着什么都没有看见。朱祁钰却没有注意到这些,拉着柴美娇的手向战舰走去。“走,我们上去看看,这可是我大明的第一艘战舰啊!”

很快,一帮人就上了战舰,朱祁钰显得更兴奋了,虽然这与他以往见识过的*相比,只能算是一条小帆板了,不过这确实是一艘战舰,一艘货真价实的战舰,是这个时代的第一艘风帆战舰。

“美娇,你怎么短短几个月就造出了这艘战舰?就算是要烘干木板,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吧?”

柴美娇红着脸,站在一旁,还在想着开始朱祁钰的行为,段灵见状,就帮柴美娇回答了朱祁钰的问题,“陛下你不是让美娇姐先造一艘试验船,检验一下战舰的性能,定型之后,再大批量建造吗?”

“对,对,这事我还真是忘了,这艘船很漂亮,我们进去看看!”

在朱祁钰下到甲板下面的时候,几名侍卫已经先下去了,当然,他们的任务是确定里面没有危险。

在战舰上逛了一圈,朱祁钰也很是满意。柴美娇不但完全了解了朱祁钰建造这艘战舰的目的,而且还自己增添了一些有用的改进。比如,在战舰两舷的炮口加装了防浪板,以在恶劣海况时挡住外面涌入的海水。战舰的火炮甲板有两层,应该属于二级战舰,而在每层火炮甲板之间有一条轨道,可以让装上炮弹与火yao的车辆在上面行驶,这可以提高火炮的射击速度。而在战舰上面,三条桅杆,即前面的血桅,中间的主桅,后面的副桅都非常高大,能够使用更大的帆,以提高战舰的速度。当然,这些桅杆都是由冷杉木制作的,不但直,而且强度与韧性都很不错。可以说,在风帆时代,冷杉木是制造战舰桅杆的最好材料。而这些木材只有在云南西北部,新疆北部地区,东北的北部地区才出产,要运送到内地来,确实很麻烦,而且花费也不小。

参观之后,朱祁钰这才找柴美娇聊起了建造战舰的事情,而此时柴美娇的神色也恢复了正常,一说到自己的专业,柴美娇更是滔滔不绝了。

“陛下,在建造战舰时,你猜最麻烦的地方在哪?”

朱祁钰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最麻烦的就是锚!”柴美娇得意的笑了一下,“以往,我们商船用的都是石锚,或者是较小的铁锚。本来商船一般只在港口内,或者是海滩附近停泊,所以需要的锚不是很大。可战舰就不同了,如果有需要,随时要在远海停泊,如果锚小了的话,或者说锚的重量不够的话,那就无法让战舰稳定下来。所以,制造这艘战舰的锚,就足足用掉了一千五百斤的铁,是找最好的铁匠才打造出来的。如果要造你所说的那种三层火炮甲板的一级战舰,那么光是制造锚就要用两千多斤的铁,而且制造起来更为麻烦!”

“看来,我们还是没有考虑到建造战舰所要遇到的所有麻烦!”朱祁钰叹息了一下,一个想法并不难,可要把想法变为现实,那就绝不容易。

“陛下,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的,而且我还安排了几个铁匠师傅,让他们专门研究制造更大的铁锚的办法。如果你满意的话,春节之后,我就率这艘战舰出海,此时海上风浪正大,能够更好的检验战舰的抗风抗浪性能。如果结果满意的话,那我们就立即开工,准备大批建造!”

“你亲自出海?这是不是太危险了,交给下面的人不行吗?”

见到朱祁钰这么关心自己,柴美娇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不过嘴上可不会服软。“陛下,你也太小看我了吧?当年,我跟随父亲出海,遇到了台风,那才叫大风浪呢,抛起的巨浪有一座山那么高。这些我都不怕,眼前这点小风浪算什么?”

“这……”朱祁钰皱了下眉毛,“那你可要前往当心,注意安全,我可不想失去我大明最优秀的战舰设计师!”

柴美娇一愣。“陛下,难道我就仅仅是大明的战舰设计师吗?”

朱祁钰惊讶的看了柴美娇一眼,立即笑了起来。“当然不是,当然不仅仅是了,你还是我们大明的栋梁之才,我大明未来的海军元帅,我大明……”

说了一大通,到最后,朱祁钰还是没有把话落到重点上去,而柴美娇也越听越不是滋味,最后一甩手,奔下了战舰。

“陛下,你又说错话了,哎!美娇姐,等等我!”段灵叹息一声,立即就去追柴美娇了。

朱祁钰苦笑一阵,又在战舰上呆了一会,这才带着一帮侍卫返回了京城。回到中南海的时候,已经快半夜了。而朱祁钰也倍感疲惫,匆匆吃了晚饭,也没有去理会住在客房,正在生闷气的柴美娇,跟金英打了个招呼,让他派几个侍女去照顾柴美娇他们之后,就准备上chuang睡觉了。

不过,朱祁钰还没有来得及脱下衣服,门就被人敲响了,接着,金英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在他身后,还跟着内阁总理大臣于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