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9章 东瀛平叛 反思(1 / 2)

加入书签

还没有到达马关,就见到陈懋率领一众总参谋部的军官迎候在城门之外。自西征之后,朱祁钰就没有见过陈懋了,现在见到这个老“搭档”,朱祁钰自然高兴万分,连忙催动战马,加速赶了上去。

“陛下,臣接驾来迟,望陛下恕罪!”

朱祁钰连忙翻身下马,一把扶住了陈懋,笑着说道:“陈懋,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客气了,难道两年多不见,你被于谦给带坏了?”

陈懋尴尬的笑了一下。“陛下言重了,臣这次……”

“得了,去城内再说,朕还真没有想到,你这么快就赶了过来。”

早在朱祁钰率领舰队经过高雄港,在那里停留补充给养的时候,消息就已经传了回去。而在朱祁钰从琉球岛出发的时候,陈懋就接到了消息,连忙准备组织军队渡过朝鲜海峡,赶往日本战场。不过,当时台风肆虐,舰队根本无法出港,所以陈懋在釜山耽搁了十多日。等到海况稍微好了一点之后,陈懋立即率领参谋团先赶来马关,未想到,朱祁钰却先一步到达,并且已经率领军队杀到了同萌关去。陈懋一了解清楚情况,立即派人赶往了同萌关。当然,他是了解朱祁钰的为人的,知道朱祁钰肯定会采取冒险行动。还好,他及时到达,及时的制止了朱祁钰的冲动。

“看来,大军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达马关。”朱祁钰从陈懋这里了解到了一些新消息,“现在,日寇非常猖獗,之前朕判断,出动三个军,加上我们在日本的驻军,至少有二十万人马,足以平定叛乱。不过,现在第一军几乎全军覆没,第五军也只剩下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兵力,第八军则在江户苦战,恐怕也所剩无几了。而日寇叛军至少有四十万兵力,再加上他们可以动员的一部分叛民,总兵力超过了五十万。而日寇现在已经装备了大量的火器,恐怕就算我们再投入三个军,也无法迅速平定叛乱。”

“陛下,臣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步骤太急了。”陈懋看了朱祁钰一眼,心里苦笑了起来。皇帝率领舰队从西洋杀了回来,将西征的任务抛到了脑后,这就足以证明日本的重要性。可是,因为受到台风的影响,帝国的增援部队未能及时到达日本,日本乱局已经扩大,要想在短时间内平定日本的局势,并不是说句话那么容易的。

朱祁钰点了点头,招手将金英叫了过来,吩咐道:“去准备点糕点与饮料,朕还没有吃过早饭呢。”

等到金英出去之后,陈懋这才对朱祁钰说道:“陛下的意思是,我们要在短时间内镇压日本的叛军,不过,臣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朱祁钰压了压手,说道:“这只是朕最初的想法。不过,日本的叛乱只是整个大局中的一部分而已,所以,朕需要先了解一下整体情况,然后才能做出决断来。在到达琉球的时候,外长何山正好在那边活动,朕也从他那里知道了一些帝国最新的情况。当然,并不详细,这次你到了马关,正好向朕详细说明一下帝国的情况。”

陈懋一愣,这才想起,皇帝西征两年多,几乎没有过问帝国的大小事务,军事方面的,由陈懋负责,而政治方面的,则全权交给了于谦。显然,皇帝此时已经冷静了下来,平定日本叛乱只是帝国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的一个而已,所以,要确定对日战略方针,那就必须要先掌握帝国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断。

“现在帝国同时在进行三场战争。”陈懋迅速的整理好了思路,“西洋方面,陛下交托给了顾成林将军与柴大人处理,这方面,臣还没有获得更多的消息,所以无法做出更多的评论。而西北方面,陛下下令,让杨洪在那边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战略进攻行动。于大人已经调遣了大批作战物资送往瓦剌堡垒。幸好同往瓦剌堡垒的道路已经修通,加上蒙古各部都愿意出力对付帖木尔帝国,所以问题还不是很大。如果一切不出意外的话,那么我们下个月月底就能收到消息,相信,杨洪将军也不会让陛下失望。至于国内的情况,臣所管理的只是军队方面,所以也只对这方面比较熟悉。现在除去西洋以及西北地区的远征军,帝国一共组建了五个集团军,新增加的第四集团军已经完成了训练工作,将在下个月月初到达朝鲜,从釜山乘船赶过来。另外,第五集团军正在京城附近训练,大概还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能形成战斗力,到时候,可以直接从大沽港出海。算上这两个集团军,再加上臣所率领的第四军,第六军,以及第七军,帝国能够投入到日本战场的兵力将达到三十万以上。”

朱祁钰慢慢的点了下头,说道:“西北那边,杨洪与祖百龄的具体情况如何?按照你这样的战略部署,只有第九军在西北作战,是不是太薄弱了一点?”

“陛下过虑了,臣也是多方考虑之后,才做出这一决定的。”陈懋作为总参谋长,在军事方面,特别是在战略判断与指挥方面的才能还是很突出的。“西北方面军的主力并非我们的中央军,而是蒙古各部的地方军。而且,西北战场很特殊,瓦剌军营一战,帝国步兵虽然挫败了帖木尔帝国的骑兵,不过,实际证明,步兵在西北作战存在着很大的保障困难,且只能充当防御角色。所以,祖百龄将军率领的步兵兵团暂时只能起到支援与呼应的作用,真正的进攻主力仍然是杨洪将军的骑兵部队。而这几年,蒙古各部的发展非常迅速,加上新一批年轻人已经成长了起来,光是蒙古各部就至少动员了二十万骑兵。而杨洪将军之前还有五万骑兵部队,加上张国涛将军的第九军,我们能够集中大概三十万骑兵发动进攻。”

“那么,怎么保障这些部队的后勤供应?”朱祁钰微微皱了下眉毛,当初他率军三十万进攻蒙古都困难重重,而这次杨洪要率领三十万大军远征帖木尔帝国,那困难必然更大。

“主要是依靠掠夺,另外,蒙古各部这三年来,一直在向西迁徙。现在至少有五十万蒙古牧民聚集在瓦剌堡垒附近,如果有机会的话,陛下到那边去看看,必然会对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感到惊讶。只要有蒙古牧民的支持,远征军的补给问题不会很大。而且,陛下的意思是在西北吸引住帖木尔帝国的主力兵团,并不是深入敌国境内作战,只要杨洪将军把握好进攻的分寸,不会有大问题的。”

朱祁钰松了口气,说道:“这样最好,朕早就向蒙古各部做出了承诺,今后打下的土地,他们可以获得一半的利益,并且可以永久在草原上放牧,帝国一直他们向西扩张。当然,也要约束蒙古各部的行为,不能让其过于强大,而且要将蒙古的精锐掌握在帝国的手里。”

“陛下,这就是于大人的事情了。不过,听说现在负责蒙古方向政策的是丁用丁大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