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8章 横扫西洋 波利加妃子(1 / 2)

加入书签

安抚西洋地区的各个王国绝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至少对朱祁钰这个皇帝来说,这似乎比打仗都还要困难。别的不说,光是接受西洋地区各个新独立的王国馈赠的礼物,就让朱祁钰有点头痛,特别是当这些礼物中有一些很特殊的时候,朱祁钰的脑袋就更大了。很多时候他都想不清楚,难道这些国王只有将自己的女儿,或者是妹妹送来当礼物,才能表达他们对明帝国的忠诚吗?

波利加王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明帝国建立西洋地区新势力的时候,波利加王国被“幸运”的选中,成为了西洋的三架马车之一,与白古王国,锡兰王国并立,成为了西洋地区最大的三个王国之一,也是得到明帝国好处最多的三个王国之一。

按照朱祁钰与朱文正两人商量好的政策,为了巩固明帝国在西洋地区的统治地位,适当的扶持一些强大的王国,由这些王国来充当明帝国的代言人,这是整个政策的基础。白古王国与锡兰王国是两个必然的选择,不过要构成势力平衡,就必须要第三个国家,好让西洋地区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朱祁钰最后选择的就是在次大陆南端,与锡兰王国隔海而望的波利加王国。

早在莫卧儿帝国统治西洋地区时,波利加王国就是这一地区最强大的土邦王国之一,而且这个国家与莫卧儿帝国打了几十年,虽然名义上波利加王国最后向莫卧儿帝国臣服,并且每年向莫卧儿帝国进贡,不过实际上,波利加王国是个独立的国家,其内政并不受莫卧儿帝国控制。之前这个国家与莫卧儿帝国的关系就如同朝鲜王国与明帝国的关系一样。名义上,明帝国是朝鲜王国的主国,不过,明帝国并不干涉朝鲜王国的内政,朝鲜王国在行政,外交,军事等方面仍然是独立的。

在这场战争中,波利加王国最初是保持中立的,不过随后就倒向了明帝国一边,原因很简单,连莫卧儿帝国都无法打败明帝国,甚至无法在明帝国的重拳打击下幸存下来,一个小小的王国为什么要与这个强大的帝国作对呢?本来波利加王国就是在西洋地区的缝隙中求生存的,当初投靠莫卧儿帝国也只是为了求个自保,现在投靠明帝国,也自然只是为了求得生存的机会。

不过,让波利加王国的国王感到意外的是,明帝国不但接纳了这个新的藩属国,而且还给予了波利加王国极高的地位。这下,不但国王对明帝国的皇帝感激有加,连整个波利加王国的百姓都将朱祁钰当作了神灵一般的看待。对这个原本只渴望得到点小恩小惠的国家来说,明帝国最后给予他们的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当然,中国有句俗话叫着礼尚往来。这句话在波利加王国同样适用,在明帝国给了波利加王国这么多好处之后,波利加王国自然想到了要感激明帝国,感激明帝国的皇帝朱祁钰。

结果,波利加王国就把他的妹妹送到了果阿来。本来波利加王国的国王就很年轻,他是在数年前,朱祁钰率领帝国远洋舰队西征之后才成为波利加王国的国王的,那么他的同胞妹妹自然就更幼小了。当然,为了表达诚意,波利加王国的国王送来的是他的同胞妹妹,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女!

朱祁钰这下头大了,现在他已经有六个老婆了,虽然他自己并不介意再增加一个,可是柴美娇会接受这个新的具有异国情调的妹妹吗?还有,今后肯定没有多少精力放在这个新的老婆身上,这不是害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吗?不过,这样的事情不由得朱祁钰来做主,如果拒绝了波利加国王的好意,那就会让别人感到很难堪,而且还将影响到两国之间良好的关系。显然,作为明帝国的皇帝,朱祁钰不能仅仅只为自己考虑,甚至连婚姻都不能仅凭自己的喜好做出决定,他的决定,直接关系到了整个明帝国的利益,而为了帝国的利益,就算是帝国的皇帝,都应该做出牺牲!

“陛下,这是好事!”朱文正一听闻波利加国王赶到果阿,将公主送了过来,也就立即赶了过来。“不管怎么说,波利加国王肯将自己的亲妹妹送来,就表明了他对明帝国的绝对忠诚,这是个很好的开端。”

“很好的开端?”朱祁钰一愣,觉得头都大了。“难道说,今后还有很多国王会采取同样的行为?天啊,看样子,朕得准备把中南海扩建一番了,不然的话,没有那么多的房间来安排这些人呢!”

朱文正也笑了起来。“陛下,这都是小事,就算是为了帝国的利益,相信扩建新宫并不会遭到反对。如果臣的猜测没有错的话,那么于大人肯定很乐意用政府拨款来扩建新宫的。当然,这些都是小事。”

“对,对,这些都是小事,那么什么是大事?”朱祁钰苦笑着摇了摇头,“朕常年征战在外,连皇后她们都很少有时间照顾,现在又多了一个妃子,恐怕今后……”朱祁钰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在他看来,这确实是一件很让人头痛的事情。

“陛下,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的话,其实就很容易接受了。”与皇帝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朱文正对这个年轻的,正在逐渐成熟的皇帝有了更多的了解。“迎娶波利加公主并不仅仅只是陛下一个人的事情,这直接关系到了帝国的利益,如果陛下……”

“朕明白,朕明白你的意思。”朱祁钰长出了口气,“如果朕不肯接受波利加国王的好意的话,那么波利加国王就会认为朕看不起他,从而对明帝国心存不满,这对我们今后控制西洋地区极为不利。所以朕必须要答应这门婚事,是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