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5章 三三七:五年发展计划(二十五)(1 / 2)

加入书签

陈和伏案而作。这段时间他很是忙碌,在官员还没改制的情况下,就算大周这些官员有能力,也不好做事情。

陈和想弄个新的商业法,可以借鉴五州,却不能照抄,五州里面很多条律都是根据五州情况来制定的,比如说专利法,五州的专利法要求商家直接将技术交给五州,陈和敢这样那绝对是自己找死,没有那么多力量,官僚体系也不支持他这么做。

成功了他都管不了,管理太混乱,要说拿到了专利官员们不会偷吃,不会接着这个机会打压商家,别说陈和了,官员们自己都不信......

所以说很多想法是好的,但没有实行的基础就是不能做,强行做只能适得其反。这里也没有什么商业部,封建社会对商人不太友好,问题也比较多,三公九卿跟商业有关的的确是有没,却没单独拎出来一个专业的部门进行管理。

整个社会都看不起商人,官员们自然也不会为了商人成立一个专业的部门,这让陈和很是苦恼,没几个能商量的人。

除了商业上的事情,陈和还要考虑学校的事情,他现在就正在研究该怎么去操作这个事情。

钱是已经到位了的,地址这几天他也选好了,剩下的问题就是请谁去当老师。

不是大学,是高中,不过这个体系也跟以前的不一样了,高中要学新知识,除了五州的支持之外,他们这边也要接受这些知识才行,选谁当老师就是个问题了。

国子监那帮人肯定不行,人家研究的是怎么当官,学术型的实在是没几个,就算有也跟新知识没啥关系。

最好的办法是从五州招聘,想从那里直接要人是不太可能的了。五州自己都不太够用,强行派人倒也不是说不行,但陈和和五州已经是两个系统了,他在五州那边可没有什么人脉,要说有什么也就是谢明了。

现在谢明的位置还是太低,十年后或许两人能有点交流,现在的谢明显然还不够资格。

老爷子留下的人脉大多都在江州,被清洗了一遍之后要么来大周,要么就没落了,也没什么人脉,就算有陈和也不愿意用。

如果是周枍堂和楼秀,陈和觉得还可以交流一下,这两人的目光绝对不止是五州之地。五州人可以是自己人,周人也可以是自己人,甚至是有教无类,愿意投靠的,愿意守规矩的都可以是自己人。

这一点从周枍堂愿意接纳李颖就能看得出来,有这个诚意,周枍堂是真不在乎一个人究竟是什么出身。

刘杏花就不一样了,她没有这个气魄,她要的是五州鲸吞天下,她会将此作为目标坚定不移地推行下去。想说服她用五州的力量来支援大周,这个就是很有难度的事情。

来的人少了,作用不是很大,反正花城大学都已经派人过来给技术支持了,再派人过来并不会产生质变,只是量变而已。

花城大学是风向标,周人学者在向他们学习,这本来就是已经在做的事情了,刘杏花再派人过来也只能是加速这个过程。

代价就是去牺牲五州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是赚的,不过想用来改变十二州,那就有得等了,刘杏花宁愿不给这个支持,就让他们在五州做学术研究。

非要派人的话,她也只愿意派遣那些没啥前途的学者,那些自知留在五州用处也不是很大的学者,那就能为了钱去十二州了,刚开始时他们的薪资待遇,教育资源肯定是要比留在五州得到的多得多,毕竟在五州他们是学者的底层。

如此一来也没必要去找刘杏花了,直接招聘就好,有五州教师证的就录取,开出丰厚的薪资待遇,不怕没人来。

无论如何,这是一定要做的,陈和犹豫的是要怎么去平衡师资力量。

以学习新知识为重点是没错,但也不能向五州那样彻底改变,否则十二州的学者们就只能干瞪眼,这帮人妥妥地要来堵他的门。

陈和不怕被堵门,他怕的是无法利用这样的力量,还把两边做成了对立面。就算不用他们,也不能让他们内部消耗不是?可这些人又实在是没什么用......在陈和看来,出了启蒙教学之外好像真的不知道该安排他们做什么。

就是启蒙教学都很危险,给孩子传输了一些封建思想怎么办?头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