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章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2 / 2)

加入书签

所以可怜的秦氏为了让妯娌和婆婆满意,晒完了棉花缝完衣裳之后,必须得更卖力的干活才能少听几句她们的刺啦。

刺啦也是永福村的一句土话,是讲拐着歪的骂人刺人的意思,总之话里话外的,在秦氏给程时年和程元卿姐妹俩重缝了冬衣之后,大窦氏和小窦氏总得把她刺啦一顿。

秦氏面皮薄,受不住刺啦,每次被骂了之后,脸就涨的通红,然而却不敢吭声,只好闷闷的低着头干活,不敢抬头去看大窦氏母女和小窦氏。

这样的日子可是过了好几年!

可大窦氏不知怎的,越是把秦氏刺啦一顿,反倒越是觉得刺啦的过瘾。

她仿佛就喜欢看别人被自己刺啦的一脸通红,不得不屈服的模样,那才叫解恨。

现在分家后秦氏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家里人也感念她为家里的付出。

程时年现在更是因为回了永福村住,把秦氏照顾两个孩子的辛苦看在眼里。

夫妻两个原本感情就不差,现在更是有点蜜里调油的意思。

在程家,程时年从来不讲究君子远庖厨,只要他看见秦氏干活,他总要上去帮忙。

看到这样的程时年秦氏,程元卿也总算知道过去的日子这么难,为什么秦氏还能在老屋甘之如饴了。

这完全就是爱情的力量催使的啊!

好在现在他们分家另过了,自从程时汇在酒坊开业那天喧宾夺主作威作福后,程元卿用计威慑过他,后来重新让他进了酒坊做工,他已经老实多了。

最起码这么些天,他们都没有收到酒坊工人的们对程时汇的投诉!

希望他在里头能好好的干活挣工钱,程时年当然不会舍不得这点银子。

他们家就怕程时汇借着亲戚的身份在酒坊里作威作福,难为其他工人。

都是乡里乡亲,人家虽然是来挣他们程家这份工的,可也都是凭本事吃饭。

早在酒坊刚开立的时候,程元卿就和车掌柜讨论过,没有一家工坊的老板是靠着克扣工人发家的。

他们要想把酒坊做大做强,就更不能对工人们克扣,之后随着他们商议的工人政策一项项出台。

效果当然是非常好,工人们干起活来那是一点也吝啬力气,主要是程家给的条件好,还让他们每个人看到了“希望”。

没错,在程家上工,可不是只要来了就行,干多干少直接和工人们的工钱挂钩。

要想多拿钱,简单,那你就靠双手的劳动来换取,程家酒坊绝对会给予你公平的待遇。

而且她们酒坊一项项的福利待遇,更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

几乎是程元卿的一项项员工福利政策一出台,就震惊了四里八乡。

而在酒坊上工的工人们,出去现在脸上也有光。

不少到了该说亲的永福村壮劳力,女方家一听小郎君是在程家酒坊上工,都争抢着要把闺女嫁过来!

酒坊的建立,可以说是一次性大改了永福村大龄男青年的说亲难问题!

村子里家中有在酒坊上工的人家,或者亲戚在酒坊的,都感念程家仁厚。

相比于挣钱,这些乡亲们的认可程时年和秦氏显然更觉得喜悦。

这是他们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不光自家的日子过起来了,还带动了大半个村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