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河朔,祖宗之地(1 / 2)
[[关内道,丰安军,此地位于黄河岸边,交通极为便利。
因为有黄河水穿过,也不缺灌溉的水源,加之地下水丰富,是除了灵州一带,朔方节度使辖地最为重要的瓜果粮食产区。
张希崇未到之前,灵州灵武军的一部分粮草供应,就是从丰安军转运过去的。
丰安军在开元之前,可是军事重镇,兵额足足有八千人。
但到了此时,中原经过几百年的战乱,国力、户口锐减,丰安军甚至一度被废弃。
后唐明宗时,朝廷财政好转一些之后,方才重新恢复,目前驻军三百余,周围党项牧民约有几千人。
张昭到的时候,丰安军的一个镇将,早就在军堡外跪地等候了。
虽然丰安军并不是属于河西管辖,但这一点也不让人奇怪,因为丰安军这些年的好日子,都是张昭带来的。
自从张昭主政河西陇右一年来,整个河西陇右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哪怕就是在大唐开元以前,也很难找得出来一个能与张昭相比的河西陇右节度大使。
张昭这一年可谓马不停蹄,足迹几乎走遍了河西主要的区域。
他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轻徭薄赋,打击不法,使得河西社会安定,主要驰道上可谓夜不闭户。
河西原本的人地矛盾,也在张昭手中得以极大化解。
因为河西的人地矛盾,看似是大家族和大部落占据了大量的土地,把穷苦百姓当做牛马一样压榨,人多地少的矛盾很突出。
但实际上,只要了解一组数字,就知道这完全是在扯淡。
张昭此时的地盘,约等于后世九成五的甘肃,加上包括西宁在内的青海东部和小部分内蒙、宁夏、陕西。
要知道,光是甘肃的面积,后世就有四十二万五千平方公里,加上其他地区,张昭控制的怎么也有五十万平方公里。
这几乎是跟一个法国相当的面积,就算其中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很多,但养活两百万人出头,绰绰有余了。
之所以出现人多地少的局面,那是因为以前的河西社会不稳定。
汉人、嗢末各部、龙家、回鹘、诸羌、沙陀、党项乃至其他大大小小奇怪的部落互相攻伐,长时间处在你不杀人,别人就要杀你的情况中。
这种混乱的局势下,普通人离开了家族、部落,注定就无法生存,哪怕就是一两百人的小部落都不安全,所以逼得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抱团生存。
这人一扎堆,自然就人多地少了,豪门大族、大姓部落趁机兼并土地,控制人口。
但张昭一来,情况立刻就改观了。
他都不用强令这些各地的豪强们交出强占的土地和人口,只需要搞好治安,然后四处按照在凉州的老搞法,用钱砸基建就行。
刚开始让当地豪强出一点人手,搞点小场面,等得了实惠的劳工回去一宣传,整个部落的穷苦人那是挡都挡不住,为官府服劳役的热情高的很。
劳役一服完,他们发现外面环境好了,正好服劳役的时候,得了一点工钱。
于是要么依靠丝绸之路做点工,要么在承租官府开出来的地,甚至百十人自己开荒都行。
人一走光,豪强们手里捏着的地,瞬间就开始不值钱了,大部分的聪明人,都会选择与官府妥协。
至于那些傻乎乎的,镜铁山中正缺矿奴呢!
比如唯一没怎么经历刀兵就臣服的河州土豪们,就来了次以身试法,他们扣押隐瞒大量人口,聚众对抗。
正愁找不到吓猴之鸡的张昭,兴致勃勃的派兵镇压,围着河州豪强们盘踞的石门山打了半个月。
最后被杀死、处死的就多达两千多人,上万人成了矿奴,瞬间各地的人,就老实了。
一年的时间,张昭主持的河西陇右,一共开垦了荒地近三十几万亩,新修水利上百处。
特别是兰州广武、临洮、凉州民勤,渭州陇西四处的开发,吸引了二十几万人从山上下来定居。
两尾黄河鲤鱼,小的做鲤鱼焙面,大的用干茱萸、胡葱(洋葱)、香叶等香料做成烤鱼。
一只烤羊、几样时蔬,几品瓜果,一大瓮冰镇的紫酒,这就是张昭用来招待客人菜肴。
一阵马蹄声响起,张昭头都没抬,李存惠就领着上百骑兵过去了,不一会,两个身影出现在了张昭眼前。
裴远比以前更加消瘦,属于世家子弟的细白皮肤,变成了老姜一样的黄黑色,跟一个朔方老农没什么区别了快。
虽然那双眼睛还是忍不住让人心生警惕,但就气质来说,裴远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以前那个虽然才学、智谋颇高,但总有点浮在天上的感觉,变成了如今的沉稳和脚踏实地。
张昭看得出来,裴远正在从只能做参谋的马谡,向治世之能臣转变。
“玉英!快快过来!一年多没见了,尝尝某的手艺是不是更好了?”
张昭大笑着扔掉手中在给烤鱼刷茱萸油的猪鬃刷子,快步走向了裴远。
“臣!拜见大王!”裴远则还隔着十几步,就噗通一声拜伏在了黄河边的沙滩上。
“臣在东京,擅作主张,又被胁迫前往灵州,有负大王所托,实在无颜相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