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8章 兴百姓苦(1 / 2)

加入书签

[[李景遂到了,刀乐就到了。

这位南唐皇太弟虽然并不傻,但是为人懦弱没有大志,还喜好享乐不爱管事,就想风花雪月过完自己这一辈子。

别人要作为皇太弟,那肯定是拼了命的想保住南唐,因为他是接班人,这国家就是他的。

但是李景遂不,他别说皇太弟,就是之前的诸道兵马元帅都不愿意当。

让这样的人来为主使来谈判,那就跟大放送没什么区别了,这从李景遂带来的东西都能看出来。

前几次都是随便拣选的简单礼物,但是这次随着李景遂一起来的,有南唐上贡给张昭的江南精制御服三套,常服五套、茶药及金器一千两,银器五千两,缯锦二千匹,犒军牛五百头,酒二千斛。

李璟还亲笔给张昭写了一封信,信中颇为悔恨的提及了他发兵北上宋、徐的罪过。

虽然信中还是自称唐皇帝,但表示愿意称张昭为兄,并表示只要兄长原谅他,他愿意年年入贡。

张昭当着李景遂的面将唐皇帝三字划掉,然后将信递给了李景遂。

“回去告诉你兄长,他愿意称呼吾为兄的请求,吾可以同意,但做弟弟,就要有做弟弟的样子。

吾可以将江南及江西之事托付给他,但是这皇帝之号肯定是要去除的,唐之国号也不能再用,因为建王恪并未做过天子。

尔兄弟的伯父陇西郡公李寿龄尚在长安祭祀大唐家庙,后朝郑王系也在,长辈未称唐,子侄何能称唐?”

说来也巧,李寿龄是唐宪宗次子澧王李恽的四世孙,李璟的父亲李昪则是自称为唐宪宗十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都把祖宗给追溯到唐宪宗身上了。

李景遂收回了书信,但是对于张昭的提议有些含糊,只是低声说道。

“我唐国偏居江南一隅,确实不宜再称皇帝,若是圣人允许,当可自去皇帝号,称国主。”

张昭有些不满,但是也没扭着不放,李璟这招,相当于是投降投了一半。

不去唐国号只去皇帝号,还称唐国主,这明显是不想接受张昭的册封。

当然,谈判也不是一次就能搞定的,张昭不置可否之后,就没有在这个方面纠缠。

不过既然李璟只想投降输一半,那张圣人也不客气了,开始狮子大开口。

他向南唐索要淮南江北的寿、光、濠、泗四州以及武昌所在的鄂州。

这是要从淮南和长江上游夹击南唐啊!

要是献出了淮南四州和鄂州,加上张昭已经拿下了扬、楚、海、泰、滁、和六州,这一下淮南和淮西就剩下了庐州。

还搭上了长江上游的重要据点武昌,压根就没法生存了啊!

这哪怕是李景遂也不敢答应,这要是答应了,南唐就无了。

“无有淮南、鄂州,我唐国与灭亡无异,圣人此举不是要和谈,而是要赶尽杀绝,那我国上下,就只有拼死一搏了。”

冯延鲁也忠义起来了,他站出来大声对张昭说道,李景遂则拜伏在地上连连哀求。

要不要相信冯延鲁一把呢?

这是张昭马上要做出决断的事。

因为很明显,冯延鲁是倾向他的,也流露出了能被招揽的可能。

现在他这么说话,那么表示割让整个淮南、江北加上鄂州,是李璟完全不能接受的。

想到这,张昭沉吟了片刻,随后冷笑了一声。

“吾有数万天兵在江右,旦夕就可破城,拿下全淮南,也不过是轻而易举,想要求和,不付出点代价怎么可能?”

李景遂哀求半天,张昭还是不肯松口,李景遂无奈,就只能赶回江宁再和李璟商议。

其余南唐臣子大多则没有回去,开始在周军这边拜访各路文武,希望他们能帮着劝一劝张昭。

时间来到了六月初,天气也越来越炎热潮湿,河西兵马实在有些熬不住了。

神机营的各种工具损坏严重,一百架骆驼旋风炮则早就北返,因为橐驼们开始水土不服烂蹄子了,至于战马,烂蹄子也开始出现。

这期间,不但南唐使臣不断来到和州周军大营,周国天使也去了几次江宁,双方经过不断的扯皮,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

关于张昭一直不肯松口的让南唐去国号的问题,最后还是赵普来解了围。

这个阴损的家伙,只问了张昭一句话,那就是以后还想不想再来修理南唐?

如果不留下一个借口,这次满载而归后,南唐就已经异常恭顺了,还能用什么借口来攻打呢?师出有名,也是个很重要的事情。

于是张昭左思右想以后,最后认同了赵普的说法,得给南唐留下一个极为重要的,会随时被拉出来敲打的把柄,以便于留下口实。

而在江宁城,实际上冯延巳也在苦劝李璟,既然已经退步到如此地步了,就不要给周国留下把柄,冯延巳甚至都说出了。

“周国自称承大唐之德,我却号为唐,这不是天然给了别人讨伐的借口吗?”

但是李璟自有其考虑,他们这大唐宗室后人的身份,本来就禁不住推敲,要是去了唐号,还拿什么号召人心?

割地赔款还可以说成是卧薪尝胆,但是去了唐号,这就明显没法解释了啊!

而且李璟心里还觉得,这次打成这样,他确实是犯了很多错,但他也总结出了很多教训。

有经验了,下次周军再来,可就不会有这么便宜的事。

于是,双方最后在和州达成和解,当日张昭就率军搬师,回到了扬州。

李璟再次派皇太弟李景遂过江,双方达成了如下条件。

一、李璟去皇帝号,改唐国号为南唐,称南唐国主,南唐向周国称臣,李璟称张昭为兄,张昭称李璟为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