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零四章:东汉末年(2 / 2)

加入书签

张开双眼,熊岩就先看了看自己的衣服,是一件比较宽松的衣服,至于款式什么的,类似于汉朝、先秦时代。

腰间有一柄宝剑,轻轻的拔出来,看款式就知道是汉剑。闭上眼睛,前身的身份自动传来。

根据虚界提供的信息,熊岩很快就整理出了以下信息:

时间:大汉朝。

详细时间: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三月上旬。

看到这个时间,熊岩就迅速的展开思考,并得出了相关结论:此刻距离灵帝身死只剩一月时光。

灵帝身死之后,大将军何进掌权,然后宦官和士人斗争,日趋激烈,史书上记载的何进则是跟个大傻子一样。

最终,在有心人的谋算之下,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何进何大将军,这位大汉朝最后的擎天柱,傻乎乎的被官宦给暗杀,然后袁术等人为了活命,直接带着士兵强行攻打皇宫!

(何进如果不死,无论是当权臣还是当贤臣,大汉的天下都能继续往下续一波。当然,灵帝不死的话,效果更好。

不过,仅仅只是续一波,大汉朝的灭亡是无法改变的。但续一波,多活几年,换个死法,还是很正常的。

而何进死后,袁术他们要是怂了,直接跑了,那么宦官再次掌权之后,肯定是要疯狂报复的,到时候袁术袁绍一个都跑不了,必死无疑。

这里说明一下,袁家的嫡系,下一代家主是袁基,所以搞事儿的是袁术和袁绍,无论搞事是否成功,袁基都能顺利继承袁家爵位,继承袁家一切,继续当三公,接着唱歌接着舞!)

看到这个时间,熊岩就想到了后面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也就是说,如今距离灵帝身死,还有一个月,这个可能很难改变了。

距离大将军何进身死,还有半年,何进是九月二十二死掉的,董卓是九月二十八废立皇帝的。

而董卓掌权初期,和士人有那么一段时间的甜蜜期,那个时候双方都觉得对方是个大傻子,都在忽悠对方。

这段甜蜜期,士人承认董卓的太师之位,董卓也频繁给士人升官,大家合作的很是不错。甚至连废立皇帝这事儿,大量的士人,也暂时性的失明,表示没看到。

这段甜蜜期,算是第三个阶段,一直到第二年关东士人联手讨董才结束。

联手讨董算是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没啥好说的,如果按照演义风格的话,那就是十八路诸侯联手讨董,虎牢关大战,吕奉先单挑天下英豪。

之后是第五个阶段,董卓觉得关东诸侯声势旺盛,不可力敌,诞生了退缩之心,直接迁都跑路回长安。

天下大乱至此而始!

整理思考出了这五个阶段之后,熊岩继续整理脑海里的信息:

地点:南阳郡新野县。

新野县,就是三国演义之中,刘皇叔三顾茅庐之时屯兵驻扎的地方,自称新野小县,养兵三千。

而南阳郡乃是大汉朝第一强郡,没有之一,乃是帝乡,分属荆州,但治下有三十七个县,总人口足足二百四十万!

你以为这就是极限了吗?

当然不是,这二百四十万是官府统计的人口,实际上还有大户人家私藏的人口,如果全部加上,全盛时期三百万人口也有可能!

三百万口是个什么概念?

三国末期,整个蜀国向魏国投降的时候,整个国家明面上也就三四百万人口而已。

而按照原身的记忆,黄巾之乱后,南阳郡的人口直接缩水到了一百二十万口。

一口气少了一半,难道全都死在了黄巾之乱里?

当然不是,这些人如今都不在大汉朝廷的治下了,他们变成了世家豪强的私有物品。

私有物品!

私有财产!

他们已经连人类都算不上了,世家不会把他们当人看,豪强也不会把他们当人看,当然了,官府也没有把他们当人看。

反正,古代的百姓是挺倒霉的。

除了朱元璋这样的极少数皇帝之外,其他的皇帝,基本上都没把老百姓当人看。

少数演技派,表面上愿意把老百姓当人看的,历史地位都被老百姓们捧得高高的,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

实际上,在原身的记忆之中,真正死在黄巾之乱中的只是少数,大头都被世家豪强给兼并了。

连人带土地,一口给吞进肚子里,老百姓被吃的血淋淋的,而世家豪强则是吃的满嘴流油,开心不已。

身份:新野县新晋豪强。

事迹介绍:本是一孤儿,自幼父母双亡,生活在丛林野外,以采集、打猎为生,天资不凡,六岁那年便诞生了内气,十二岁那年便炼气小有所成,可以生撕虎豹,十四岁那年,以一己之力,杀死侵扰乡人的盗贼三十六人,因此而声名大噪……

十八岁那年,开始开垦荒地,庇护一方,收纳佃户,招揽豪杰,蓄养私兵。

二十岁那年,恰逢黄巾起义,以绝强的实力镇压一方,但因为不愿意投靠世家,所以战功被偷梁换柱,愤怒之下,返回家乡,继续开垦荒地,收纳流民,训练私兵。

今年二十四岁,横跨三县之地,有土地十五万亩,佃户一万五千口,私兵两千,水军五百,陆军一千五。其中,水军负责走私,陆军负责维持三县民间秩序。

好家伙!

真是好家伙!

这就是熊岩看完了前身记忆之后的第一反应!

两千职业私军,靠着十五万亩地、水路走私、陆地上收保护费养活。

所谓的收保护费,就是指所有经过三县的商队,私下里都得给熊岩交钱!不交钱的,就得问问熊岩麾下的私军答不答应!

而这种豪强占据一方,私下收保护费以及光明正大走私的行为,在如今的大汉朝挺常见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