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变化(2 / 2)
片刻后,挖土结束,齐父齐母就带着风逸回到了家。每次看到小镇居民的居所,风逸都有一种直接来到这里隐居的冲动。
小镇虽然不大,但里面的房子却很不错,都是典型的三层别墅,前面带一个院子,后面有一个花园。
只不过,花园没看到多少,大多数人家都把花园变成了菜地,他们在后花园里种地,有的甚至连前面的院子也不放过,院子的左右两边,都变成了菜地。
一些有格调一些的,就不种菜了,改种葡萄等水果。
齐母放下花洒之后,就直接来到花园里面摘黄瓜,这些黄瓜有大有小,最大的优点就是纯绿色,原生态。
虽然产量低了一些,比不上那些专业种植黄瓜的大户,但是齐父齐母两个人,却怎么都吃不完。
所以,有的时候,齐父齐母也会拿着刚摘的黄瓜去那些没有种植黄瓜的邻居那里,换一些其他的蔬菜。
久而久之,就满足了吃菜自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叔叔阿姨,我又不是第一次来了,真不用这么麻烦,待会儿咱们直接去餐馆,我请。”一边帮忙摘黄瓜,风逸还不忘让人拍摄这些绿油油的黄瓜藤。
“小风你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能让你请。再说了,你们六个人,再加上我们老两口,也有八个人,要是做菜炒菜,那确实麻烦。”
“但现在有钱了啊,谁还自己辛辛苦苦折腾一大桌饭菜啊。”说到这里,齐父脸上的笑容都快要咧开了。
“待会儿,咱们弄一只烤全羊,现杀现弄现烤,老杨家烤全羊的手艺没的说,咱们小镇就数他家最好。咱们弄一只小羊,一只小羊也就二十斤肉,烤了之后就更少了,刚好咱们八个人一头羊。”
“所以啊,我也就拍个黄瓜,加点儿蒜瓣,再弄点香油、醋、生抽、香菜,调一下伴一下而已。”
“然后,再把杀羊剩下的羊油,弄一个羊油炒饭,再弄几瓶酒,中午也就够了。”
闻言,风逸暗暗点头,随即就看了摄像小哥一眼,摄像小哥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不久之后,从杀羊到烤羊的全过程,都被拍摄了下来,而众人则是吹着空调看杨师傅烤羊。
一整头不大不小的本地羊,烧烤的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父,各种调味料早就准备好了。
洗干净的生菜,更是每一片叶子看起来都苍翠欲滴,就像是刚从地里摘下来的一样。
正中央则是一大盆拍黄瓜,很大很大的一盆。风逸拿着一块羊排,蘸了蘸面前的调料,又用生菜裹着,就直接开吃了。
一边大口吃着羊排,风逸则是忍不住对比起来,无论是从工作时间还是收入水平,亦或者是其他方面来看,如今齐父齐母的生活,都远胜重前。
毕竟,在他们搬过来之前,还在乡下种地呢。
种地的收入,只能说懂的都懂。
因为粮食的重要性,所以为了维持稳定,粮价就不能有太大波动。
所以,二十年来,房价从五六百一平涨到了七八千一平,公务员的收入,也从月入五六百涨到了月入四五千,工地工人的收入也从每月五六百涨到了七八千甚至更多,可是大米的价格,却只从一块钱一斤涨到了两块钱一斤。
在二十年前,一年一亩地挣个一两百块钱,勉强能维持生活。在二十年后,一亩地一年也只能挣个一二百块钱,这点钱够干什么?
当然,这都是为了大局,牺牲一下农民,牺牲一下农村。为了城里人的稳定,为了经济发展,所以就只能继续牺牲农民。
粮食不能涨,涨了城里人就要饿死。
可粮食不涨其他的都涨,农民就要饿死。
所以,在市场这个无形大手的调节之下,农民们能跑的都跑了,能进城打工的都进城了。
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化!
不进城,那就饿死!
然后,就有了所谓的人口红利,红利都是带血的。
想到这里,风逸的心里就很是沉重,因为他当年也是农村出来的,他小的时候还干过农活,一直到后来来到了城里上学,才强了一些。
他还记得当年他来城里的时候,小学要交择校费,每学期都要一千多,那个时候的一千多啊,是真的值钱。
后来上了初中,每学期三千多择校费,只是因为自己不是本地人,是外地打工人。
虽然当时的风逸也很疑惑,自己明明是所在城市底下县城底下农村的人,怎么忽然就成外地人了,怎么上个学还得掏高额的择校费?
到了后来,风逸慢慢的长大了,见的多了,也就慢慢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就不再问东问西了。
尤其是又一次风逸被别人辱骂为凤凰男、小镇做题家的时候,忽然有了一种,自己不认识眼前这个世界的感觉。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世界吗?
难道农村出身的人,就只能一辈子留在农村种地任命?努力读书考上名校,直接一句小镇做题家就否定了你的一切。努力上进,留在大城市,一句凤凰男,直接从人品上否定了你。
这和西方的人种论,大夏原罪论,不是一模一样吗?
什么时候,大家从一家人变成外人了?
从那以后,风逸就成熟很多。
想了想自己小时候的农村生活,再看看眼前齐父齐母的惬意生活,风逸决定,这次记录片拍完之后,就直接回老家,动员老家亲戚主动前往大西北。
到时候,争取弄个集体搬迁,当个典型,说不定还能有一些优惠政策,自己也能趁机再拍个纪录片。
这么一想,顿时很多思路涌上心头,这事儿有搞头!真有搞头!
抬起头来,风逸笑呵呵的又拿起一块羊排,裹着调料,用生菜一包,就吃了起来,只不过这一次他的笑容就真诚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