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打手出击(2 / 2)
他似乎看到了超越顾倾城的机会。
在过去的时间里,顾倾城不管是在才气上,还是在名望上,始终都盖他一头,哪怕是两帮士子汇聚到了同一条船上,无形中,大家也还是以顾倾城为尊。
包括跟着他的那些士子。
这让他很是不服。
现在,他算是看到了超越的机会,于是立即热心地联络起船上的其他士子来。
楼上的德王妃自然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消息。
“啧啧,不知顾公子这次能给咱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德王妃兴奋地跟一直围在她身边的三女说道。
这一次,她不打算再错过了,因此,她一边派陈蒨武去通知郑经,一边还吩咐人张罗起此事来。
既然是论道,那就干脆搞得正规一点!
作为楼船的主人,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尽好地主之谊,于是立即就吩咐人去布置场地,准备酒食之类的。
众人很快就汇聚在了楼船的宴会厅中。
偌大的楼船,自然也有着规模不小的宴会厅,而在德王妃的安排之下,宴会厅的中间,桌椅已经被摆成了整齐的两列。
左边一列,发起论道的顾倾城高居其首。
右边一列,则是以持反对意见的席希明为尊。
正上方,则是德王妃高居其位,来担任本次论道的主持者。
至于郑经等人,则以观摩的名义,坐在了士子们身后的桌椅上。
一场像模像样的论道就这么开始。
象征性地吃食过后,坐在上方的德王妃开口了:“顾公子,你此次闭门悟道,想必有所心得,不如跟大家分享一番如何?”
“心得谈不上,感悟倒是有一些。”
顾倾城自然是先客气了一番。
但紧接着,他却说道:“过去两日,我又细读了一番《道德经》,确实发现了一些颇具争议之处,比如说一个道字……”
他就这么开始了他的论述。
他先从道字玄之又玄、含混不清的定义说起,说到了《道德经》里对自然的理解,同样是玄之又玄,含混不清。
也确实如此,虽然《道德经》里,关于道字有七十多处,但没有任何一处将其准确表达,而只是玄之又玄、含混不清。
同样,虽然《道德经》里主张道法自然,可关于自然,除了天与地之外,引用最多的,就是水和谷,上善若水,虚怀若谷,是《道德经》里最为重要的两大主张,可关于水和谷的描述,同样是含混不清、模棱两可。
顾倾城在努力地述说着他的见解。
为了证明他的观点,他开始就《道德经》里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论述。
“关于一个道字,《道德经》里表述得玄之又玄,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唯一一次显性的类比,是在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这一章里,老子把道喻为水,并把水的善赞誉到了极致,但却对水的恶只字不提。
“可事实上呢?
“这明显就是一个悖论。
“在《道德经》的第二十三章里,对水又有另一番描述: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这一句明显也是悖论。
“骤雨不终日?
“事实上,太正二年,豫州一带的骤雨就下了三天三夜,结果引发黄河大水,多处决堤,死伤老百姓多达数十万。
“因此,在我看来,老子关于道的定义,实在是太过于牵强。”
顾倾城完成了一连串的论述。
不得不说,他的思维其实还蛮清晰的,最起码他已经抓住了道家主张思想的漏洞所在。
没错,道家虽然定义了道,并主张道法自然,可实际上,不仅对一个道字定义得含混不清、玄之又玄,对于所谓的自然,也没有任何太过于清晰的表述。
其中就包括对水和谷的表述,都是只说它们的好,而没有言其恶。
那这样的道,能经得起细细推敲吗?
至此,顾倾城的论述算是基本完毕。
听起来也蛮有道理。
若是在场的人,无能能拿出反驳的理由,那道家关于道字的那个定义,算是存在很大的问题了,确实存在着重新定义的必要。
只可惜,他还是少看了道家的智慧。
而在场,还有另外一个博学多才的人,那就是席希明。
在听完顾倾城的表述之后,席希明的反击也即将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