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章 我能不能娶上媳妇全靠你了(1 / 2)

加入书签

冉秋叶终究没能拒绝《命运交响曲》的魅力和李明浩的邀请,跟着他回了四合院家中。

进去一看,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书桌上抄写的菜谱整整齐齐,这让冉秋叶对他又多了几分好感。

既然打算今后十来年安安静静的过日子,那自己的窝肯定得收拾好了,李明浩可不像傻柱那么邋遢。

倒上茶,拿出瓜子水果,调试好留声机,俩人坐在桌边,安安静静的听起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

被命名为《命运》的交响曲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当然是贝多芬的那首了,接下来就是柴可夫斯基的这首,然后马勒还有一首;这三首《命运交响曲》代表着三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写于1804年,那时,他的耳聋已经完全失去了治愈的希望,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琪察尔迪伯爵小姐因为门第原因离开了他。

再加上当时的德国正处于一个令人窒息的封建时期,一连串的遭遇让贝多芬备受打击,但这位坚强的音乐巨人并不想就此认命,更不想屈服于命运对他的捉弄,于是便用音乐来表达对命运的抗争。

一开始四下强烈的敲击象征着命运在敲门,之后的一小段缓和的过渡,是贝多芬躲在被命运敲得山响的门后说:有话好好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商量商量?

然后是命运更加粗暴的敲门:没有什么好商量的,我是命运!于是展开了英雄和命运的搏斗,最后以英雄掐住了命运的喉咙而告终。

马勒的《命运》开篇较为沉闷,象征着人生栽了一连串跟头之后的茫然和疑问,其后渐渐明朗、宽广,象征着走出迷茫迎来新生。

而柴可夫斯基在创作《命运》时,虽然还不很老,但已经开始感到年龄的威胁,身体极容易疲倦,精神不比往常。无论弹钢琴,还是夜里读书,都感到非常吃力。

再加上此时处于俄罗斯的黑暗时期,这首曲子就成了他内心的真实写照,矛盾不安而非消极无为,整首曲子充满勇敢、悲剧,英雄,而没有抑郁、病态的多愁善感。

这三首不同的《命运》,就数柴可夫斯基这首最符合大领导的心境,他对当下的局势感到不安,但依旧深爱着这个国家,并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

说来也巧,在《血色浪漫》里,钟跃民跟周晓白他们在家里听的也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不过不是《命运》,而是《六月船歌》。

《六月船歌》描绘的是夏日的夜晚,人们坐在小船上在映着月光的湖水中悠闲荡漾之情景。

这两首不同的曲子,也展现了在这段历史中,大领导和钟跃民的不同心境,大领导为国家的命运而忧愁,钟跃民却因为没人管自己而感到逍遥,沉浸在青春期自由自在的美好之后。

不过,再过段时间,钟跃民就该去西北受苦,听那些描述苦难的信天游了。

听着听着,冉秋叶眼角忍不住溢出了泪水,这段时间她也在饱受命运的折磨,因为她的家庭背景,她已经被打倒了,没办法再当老师,只能接受改造,跟贾张氏一样扫地。

这样的处境,再聆听《命运》这样的曲子,能不受到感染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