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四章: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1 / 2)

加入书签

听五叔介绍沈浪才知道原来这些都是村里的干部,要说起来大家还都带点亲戚关系。

沈浪有些尴尬的寒暄了几句,随后一行人登上山头。

爷爷奶奶的墓地是合葬在一起的,之前就是一个简单的小土包,现在周围都已经堆满了建筑材料,石碑、大理石之类的,剧五叔说, 这些都是乡亲们一点点挑上山的,让沈浪大为震撼。

站在山头,放眼望去,四周都是山,沈浪依稀记得小时候还被爷爷带上山去抓兔子,现在山上的林子也更密集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时辰差不多了, 咱们动土吧。”大伯看了一眼时间,率先挥起了锄头。

众人开始忙碌起来, 反倒是沈浪跟沈宏斌一时插不上手,只能跟周春香和大伯母她们站在一旁看着。

几十名壮汉一直忙活到中午,墓地已经有了基本的轮廓,跟之前的小土包比起来,简直就是毛坯房和豪宅装修的区别。

大伯还对沈梁调侃道:“老头子、老太太穷苦了一辈子,肯定想不到还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

沈浪则是有些伤感的叹了口气:“是啊,可惜晚了点。”

干了一上午,大家也都饿了,就一起到村里最近的一户人家吃饭,到了地方之后,沈浪发现,记忆里幽静的小山村,此刻看在眼里却只有:穷困,两个字。

家里除了桌椅板凳之外没什么像样的家具, 一台老式电视机看起来起码有十年的历史了, 两个孩子裹着厚厚的棉袄, 正眼巴巴的看着电视里的广告,丝毫没有不耐烦, 轮到正片来的时候甚至还发出欢呼声。

参与修建墓地的有四十多人,这还是因为过年附近山村的壮劳力都在家过年的缘故,平时压根聚集不了这么多人。

四十人坐了四桌,就连桌椅板凳也都是村里几家人凑的,碗筷也一样。

为了今天的宴席这户人家上午就请屠户把家里的年猪给杀了,四只老母鸡也给杀了,这才凑了一桌宴席。

酒桌上众人推杯换盏,沈浪也陪着喝了几杯,自然少不了被一通夸赞,好在这种场合沈浪早就习惯了,应对起来也是信手拈来。

下桌之后,沈浪偷偷问母亲周春香:“这宴席咱们还是多给他们家点钱吧,都挺不容易的。”

周春香拍了拍沈浪的手:“放心吧,你大伯跟你爸都安排好了,这一桌给他们五百块呢,不会让他们吃亏的。”

正说着,沈浪看到有不少村民前来称猪肉, 但是让沈浪疑惑的是, 好像他就没看见谁给钱的。

五叔似乎看出了沈浪的疑惑,解释道:“村里就这样, 杀猪都是错开时间的,大家兜里都没钱,今天你家杀猪给我三斤肉,过一段时间我家杀猪了,就把这三斤肉还回去。”

“也就是大爷家里不养猪,吃肉从来都是花钱买的,所以家家户户杀猪都会来请他们。”

五叔口中的大爷自然就是沈浪的爷爷,沈浪也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小时候他还疑惑,爷爷又不会杀猪,怎么家家户户杀猪都要请他去。

正说话间,屋内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沈浪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壮汉吃多了酒,一句话没说对就呛了起来,开始耍酒疯,差点打起来,好不容易才被拉开。

沈浪不由暗暗摇头,谁说农村人就淳朴的。

下午,继续修墓地,沈浪也加入其中帮着扛大理石,别说很久没干过体力劳动,这玩意压得肩膀火辣辣的疼。

五叔还调侃道:“一会儿,我得跪在小浪扛的这块大理石上拜祭,也沾沾小浪的财运。”

“哈哈~~~”众人也是一阵哄笑。

沈浪暗自翻白眼,还真拿他当财神了啊?

一直干到下午,整块墓地已经焕然一新。

沈梁跟大伯也开始给今天参与劳动的村民发工资,村民们拿到钱笑得见牙不见眼。

村民们走后,一家人给爷爷奶奶上香烧纸,磕头,眼看着天就要黑了,这才坐船返回码头。

回家太晚了,山路也不安全,于是决定在四叔五叔家里住一晚再走。

沈浪跟沈宏斌他们四个就留在了五叔家里,沈浪跟沈宏斌睡一张床,半夜,沈宏斌有些感慨的对沈浪道。

“没想到这里会这么穷。”

沈浪也觉得心里有些堵得慌,特别是那些孩子懵懂的眼眸,沈浪实在是不知道他们长大之后,该怎么去面对这样充满了残酷竞争的社会。

转过天,沈浪找到五叔:“五叔,村里到县里就只能坐船吗?有没有直接通到县里的公路?”

五叔苦笑:“哪来的公路,就有一条小路,只够一个人走的,一不小心就掉到河里去了。”

“那孩子们怎么上学?”

“村里有一个小学,初中就走路到镇上的学校去上了,不过村里的孩子也很少有上初中的,一般小学毕业就要帮家里干农活了。”

听五叔说完,沈浪心里就更堵了,他自认不是胸怀天下的伟人,但也不是什么铁石心肠,没见到也就算了,看到了,不管,实在是过意不去。

“五叔,要不这样吧,我出钱,帮村里修条公路,你看怎么样。”

五叔盯着沈浪看了好一会儿:“小浪,你,认真的吗?”

“当然。”

五叔激动的握住沈浪的手,眼泪都要掉下来了:“那可太好了,小浪,我替这两岸的村民谢谢你了。”

得知沈浪要帮村里修路,老爹沈梁只是说了一句:“量力而行。”

沈浪笑了笑:“放心,一条路而已,我还修得起,就当是做慈善了。”

母亲周春香动了动嘴,最后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很快五叔就把村里的干部都叫到了家里,一起商讨这条路该怎么修。

村支书表示,他可以去县里申请政策,这笔钱不需要沈浪一个人出,只要出一半就可以了,而且人工也不需要花钱,村里家家户户出劳力,一年时间差不多就可以修通了。

沈浪想了想觉得这样效率太慢:“还是交给专业的施工队吧,既然修路的目的是为了打通跟村里跟外界的联系,最起码也得是双向两车道的公路。”

“可是......这样一来就没办法申请补贴了。”村支书有些迟疑的道。

沈浪摆摆手:“钱我来出,回头我会让设计院来实地考察出图纸,然后找专门的施工队来施工,现在最关键的是,到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征用土地的情况,需要跟村民沟通好,免得好事变坏事。”

五叔立马拍胸脯表示:“小浪这点你不用担心,都说要想富先修路,只要路能修好,大家的日子就有盼头了,谁要是敢坏事,我们全体村民都饶不了他!”

“没错,饶不了他!”在场的村民也都纷纷拥护。

实在是有些受不了村民们看救世主一样的眼神,沈浪带着一家人上车返程。

回到家,周春香有些担忧的问沈浪。

“修路得花很多钱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