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7章 俘虏的作用(2 / 2)

加入书签

因此怎么处理这些还得张口吃饭的人,的确是一个问题。

桓温脸上露出的得意,杜英自然看在眼里。

甚至他更清楚,桓温之所以在处理俘虏这件事上迟疑,甚至矫情和犹豫,什么道德仁义只是次要原因,真的杀红了眼睛,胡人俘虏还不就是一个个请功的脑袋?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越来越靠近长安了。

之前在武关之外,杀就杀了,不打紧。

知道的人也不会有多少。

但是现在不一样,砍了氐人和羌人俘虏的脑袋,自然会形成恐慌,逼迫氐人和羌人倍加团结、誓死抵抗,甚至还有可能把怒火宣泄在汉家百姓的头上。

这对于桓温来说,并不是好事。

俘虏杀了,看上去振奋军心了,但是丢掉的有可能是民心,同时还会让敌人变得愈发顽固。

这买卖,不划算。

杜英说到了这个问题,桓温自然来了兴致:

“于伯父而言,这些俘虏确实正如那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是若是贤侄能够把这鸡肋变成鸡腿,那便赠予贤侄享用,又有何妨?”

他也想看看,杜英打算怎么处理。

只要方法合适,那把氐人俘虏都丢给他就是了。

省心省力。

杜英微笑着说道:

“于伯父军中,本身就有负责运输和兵刃打造之人,而于关中盟里,正缺人手。尤其是六月粮将收,关中盟丁壮需要随军征战,因此粮食收割会更难,这些俘虏,不就是最好的选择?”

桓温抚掌笑道:

“之前的确未曾料到此事,善也。只是这粮食收割,所需人手就不少,而后进攻长安,也的确离不开你们关中盟的人熟门熟路,所以这些俘虏给关中盟便是。”

杜英当即郑重拱手:“此解关中盟燃眉之急也,虽不算将鸡肋变为鸡腿,但是也算是变成鸡脯了,至少还是能吃到点儿肉的。”

“哈哈哈,有趣,贤侄这个比喻有趣!”问题解决,桓温心情自然也非常不错,接着说道,“说到关中盟,现在关中盟军队的训练还需要加把劲,以后进攻长安,或有大用,莫要辜负了伯父和你谢伯父的期待。”

杜英赶忙点头,这显然也是桓温在安他的心。

乱世之中,终归还是实打实的战功最能够震慑人,也是在军中永恒不变的进身之道。

只要关中盟的战力提高,总会给你表现机会的。

桓温又想到了什么:“另外关中盟的兵刃也多有不足吧?

此战之后的缴获,会让一部分给贤侄,或者贤侄觉得有什么需要的兵刃,可以找军中铁匠铺打造,这些家伙手脚麻利的。”

“军中铁匠,到底还是要先保证军中使用,小侄不敢凭借伯父的信任而抢走其余袍泽的机会。”杜英微笑着说道,“就请伯父调拨一两个工匠,关中盟亦然也有工匠,只要军中大匠提点一二就好。另外这些氐人俘虏,也正好为工匠打下手。”

桓温看着杜英。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杜英这是要军中更加先进的冶炼技术。

制式兵刃,总归质量要好、技术要高。

杜英微微低头,这个要求大概不算过分?

“这样也好。”桓温没有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