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三章 幼子,全靠你了(1 / 2)
桓冲反应过来,杜英说的显然是自都督府全面推行关中新政之后,那些阴谋勾结、犯上作乱的世家们。
要说这些世家们是不是坏人,那也不算,因为他们是在为了维护自己的制度和利益而抗争,其中也不乏有经世济民之才。
而要说他们是不是好人,显然对于现在已经把推行关中新政作为基础的都督府来说,这些还想要保持以往一亩三分地、九品中正制的世家们,绝对算不上好人。
如果给他们机会的话,那么他们肯定会不遗余力的选择推翻关中新政。
可想而知,在未来,这种情况将会更多,毕竟关中和河洛等地的世家之前都已经不成气候,真正体型庞大、动辄关系到一地生民的世家,还都在荆蜀和江左等地,而这些也是杜英在此之前刻意回避的。
但回避显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未来杜英肯定是要一匡天下的,因此也必然要直面这些世家。
如何解决这些在本地有着绝对统治力、号召力和声望的世家,一直是关中研究讨论的问题,而且也有诸多人在等待着、旁观者。
桓冲显然也是旁观者之一。
出身龙亢桓氏的他,虽然一直在军中,但是终归还是接受的世家教育,所以也期望最终在关中新政和世家之间有一个更加平和的过渡,而不是直接斥诸武力。
桓冲的性情,本来就是典型的华夏人的性格,是倾向于调和的。
所以他愿意跳出关中,从而避免自己成为激化关中和桓家矛盾的急先锋,反而以现在这种方式成为两家之间联系的特殊纽带。
而他也愿意看到天下各方能够和睦相处、少造杀戮。
对桓家如此,对世家也如此。
杜英之前对于南方世家的态度,显然也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极端。
桓冲想一想杜英后院的组成,心里就有数。
都督不知不觉的已经通过联姻的方式,和王谢南渡世家、青徐北伐派以及保皇派同时搭上了关系,并且还让其如同亲兄长的师兄王猛和吴郡世家之间结亲,所以整个江左的主要派系都已和关中关系密切,这也表明是关中的态度,那就是能团结一切可团结的。
而显然,都督现在已经开始琢磨,应当如何发落那些真的不合作的,所以打算先拿现在看押入狱的人试一试。
毕竟这些多半是从犯和家属的,官府养着他们也是浪费钱粮,可若是直接放出去又无疑会变相降低世家们反叛的成本,得不偿失。
杜英既不可能埋下祸患在身边,也不可能让那些曾经在太原、在北地等处除灭世家而背负世家所传之骂名的将士们寒心。
“邓砍头”还是骂的轻的。
所以选择派去西域,以调整本地的族群比例,桓冲认为是可行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因此不当只以仁政招抚之,还应当以律法约束之、以文化教化之,且······以汉人夹杂之,使其学汉家语言、着汉家衣冠、从汉家律法、娶嫁汉家儿女。”杜英接着说道。
他显然并不愿意在安排什么人前往西域上多说,因为这还牵扯到关中对世家的态度和政策。
而这政策和态度又是由世家最终的表现来决定的。
关中律法逐渐完善,而且又不是人口爆炸的时候,所以杜英断不可能因为一些小罪过就直接把人提到西域去。
因此他知道桓冲看向西域,所以桓冲着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