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刀朗(2 / 2)

加入书签

王厂长大喜,道:“那真是太感谢肖导了,不瞒你说呀,我们天山厂资金困难,设备差,人员少,每年只能拍摄三部电影,很多演员生活都很困难,我也是发愁呀。”

肖川道:“王厂长,我的电影还需要几个配角,需要大量的少数民族群众演员,最好是会骑马的。”

王厂长道:“没问题,我们天山厂演员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满族、回族都有,超过半数以上是少数民族,很多人都会骑马射箭,另外我们这里有大量的牧民,也可以参加演出。”

肖川道“那真是太好了,我们正好可以拍摄一部弘扬民族精神,民族团结,大融合的电影。”

王厂长道:“这个立意好,也是我们天山电影制片厂一贯坚持的原则。”

王厂长几个电话,调集了十台集装箱大卡车,五台大巴车,当然肖川需要付租车费。

王厂长去安排群众演员,肖川去寻找刀朗。

肖川打车来到友好路一个叫“八楼”的地方,找到一个大约十平方米的平房,结果却人去屋空,现在改卖土特产了。

“老板,原来的住户搬哪去了?”

“我知道,他搬走快一年了,你去他单位看看吧。”

在老板的指点下,肖川找到了刀朗的经纪公司,看来这大半年全国各地有不少记者都来到刀朗的住处打听过。

刀朗的经纪人李强开始拒绝见肖川,直到肖川出示了自己的证件,再三表示自己不是记者,也不是歌手,想邀请刀朗写一首电影歌曲,李强才放下戒心。

“刀朗不愿意被媒体打扰,现在搬到昌市居住了。”

“我很欣赏刀朗的作品,能去昌市和刀朗见一面,交流一下吗?”

“昌市距离乌市一百多里呢。”

“没事,我不怕远。”

李强被肖川的诚意感动,上了出租车。

肖川道:“李哥,你能讲一讲刀朗在乌市的生活吗?”

李强道:“刀朗1995年陪着女朋友小梅来到乌市,立刻被西北风情所吸引,戈壁、沙漠、草原、牧民、美女、哈密瓜、葡萄酒给刀朗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和热情,他写了一千多首个,特别是在2002年写出了《2002年的第一场雪》,去年五月开始走红华夏歌坛,六月央视电话采访刀朗,一下子让刀朗热席卷神州,七月老谋子的《十面埋伏》首映式邀请了刀朗,刀朗才在世人面前露面了。”

肖川道:“接连三个月曝光,占据着热搜不是挺好的事情吗?”

李强叹了一口气,道:“人红是非多,特别是一位草根歌手,太红了就成别人的眼中钉了。”

肖川道:“动了别人的蛋糕了,人家自然要掀桌子。”

李强道:“刀朗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崇尚创作的绝对自由,所以一直没有签约公司,没有后台支持,现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专辑已经买了五百多万张,超过了周董,和港城环球唱片签了海外代理,谭校长,华仔,中盛大佬纷纷邀请合作,今年一月份在慈善义演时又现场创作歌曲,惊艳全场,所以诽谤诋毁更加激烈,很多媒体、歌手都讽刺刀朗是农民歌手,只配给民工唱,刀朗受不了骚扰,无奈离开乌市,搬到了昌市。”

肖川道:“我也是农民孩子,娶个漂亮老婆都TMD有富二代抢,躲不是办法,要战斗,战胜他们,把他们踩到脚下,他们就老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