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守江必守淮(2 / 2)
谷 现在先拿那些比较人畜无害的寺庙开刀,后面可能就是对地方豪强开刀,直到最后完成所有的户籍整理,以及田亩丈量。
闻言,众人皆是一愣,陛下这是要对佛寺动手吗?
在他们看来,曹叡突然有了那么一些的恐怖,做事的时候总喜欢铺垫,一环扣着一环,先是向中央清洗一遍,再慢慢地插手到地方之上,他的胃口和手笔真的很大。
……
曹叡想要对这佛寺动手,还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现在不是最佳的动手时机。
曹叡他们很快就接收到了前线的信息,东吴两路大军北上,准备在曹魏休整完毕之前,尽可能地削弱他们的实力。
陆逊率领着东吴的荆州军团北上,准备从江陵一线北上,不过他们的主攻位置还是属于东线的吕蒙麾下大军。
吕蒙带领着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在庐江郡县内与张辽对峙,但是如今是不能再继续消耗下去了,他们必须要尽快想个办法破局。
至于西线的诸葛瑾军团,孙权并没有让他们动起来,只是尽可能地进行防守。
诸葛瑾他们所在的地方是益州,东吴想要为他们输送粮草只能逆江而上,十分的不方便。
而且驻扎在永安的东吴军队已经经历过一番血战,也不适合再进行这种攻坚作战。
孙权思来想去,便放弃了让他们主动出击,只需要把永安守好即可,卡住这一个咽喉,让东吴有机会把手伸到益州之内。
此次两路大军若是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果,孙权必定会趁势西进,将益州夺到手上,彻底与曹魏划江而治。
曹叡看着手中的军报,便明白了孙权的意思,看来孙权还是把希望放在了吕蒙的身上。
不过想来也是,吕蒙是东吴目前唯一开疆拓土的人,白银渡江袭三郡,抛开一些主观观点,确实是可以说得上顶尖计策了。
孙权也并非甘心于防守,其实在他一生的履历之中,光是御驾亲征的次数,就不下十余次,对曹魏来说可谓是一个劲敌。
只不过孙权几次御驾亲征,都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成绩,往往都是吃了败仗,灰溜溜地返回建业。
这一次是真的到了东吴生死关头的危机,孙权也就彻底放权给几个手机,将希望寄托于他们的身上。
他现在就是希望吕蒙能够大发神威,毕竟这东线上都是他训练出来的精锐水师,能够充分的扬长避短,发挥东吴水军的优势。
吕蒙也不负孙权寄予的厚望,成功将张辽驻扎在濡须口的部队击退,目前张辽的部队都驻扎在合肥城内。
合肥是孙权的伤心之地,但是每次孙权进行北伐的时候,主要进攻的地点还是合肥。
很多人都认为,孙权只是打了一次合肥,结果被张辽八百退十万,一战打得灰溜溜地夹紧尾巴。
其实不然,在孙权的一生之中,他曾经先后五次攻打合肥,只是每次都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罢了。
……
其实合肥并不在东吴、曹魏两国的边境线上,而是处于魏国的腹地之内。
但是东吴水军可以直接越过长江进入濡须水,也就是濡须口,再进入巢湖之中,再沿着施水,可以一路前进到合肥城下。
这条发达且又畅通的水路,能够让东吴的战船来去自如,轻松抵达合肥城下,并且不用太过于担心后勤补给问题,相比于诸葛亮通过岐山运粮,那简直快上天了。
东吴只要能拿下合肥,便可以继续沿着施水北上,进入淝水,进一步威胁寿春,而拿下寿春之后,东吴又可以通过颍水,直接将战船开到魏国的心脏附近。
然而这种幻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十分的骨感,孙权他都失败了。
不甘心的他,便又一次地发动了北伐之战。
如今曹魏兵锋正盛,随时都有可能南下攻打东吴,这根本就是要了他老命的行为。
别看他孙权现在占据了荆州,扬州,交州,三州之地,但是他抵御曹魏进攻的防线只有长江天险。
这在他看来无疑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想要守卫长江就必须先要守卫淮河。
长江虽然被译为天险,但是那是对于不擅长于水军的北方势力来说,一旦北方军队获得水军加持,这所谓的长江天险,不过就是他们的通途罢了。
长江绵延几千里,差不多横跨了半个国家,且中下游水量十分充沛,但流速缓慢。
一旦北方大军饮马长江,大军不断地巡游在长江之上,在这数千里的地方随便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进攻,这要如何防备?
而且在这种时候,整个南方口味是基本上没怎么开发,主要的经济地区都集中在三块,一个就是中原大地,另一个就是巴蜀大地,最后的就是长江江浙一带。
任何一个割据政权必须要拥有一块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对于江南的割据政权来说,他们的经济中心就是长江中下游,尤其是太湖平原。
如果他们以长江为天险守备,那就是将长江平原从后方变成了前线,哪怕敌军不能越过长江,但是北方势力只需要进行军事骚扰与施加压力,只怕到时候大量的百姓会逃往更加南方的地方。
失去了粮草与人口的补充,割据江南也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
所以对于一个割据南方的政权来说,将淮河流域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十分有必要,把前线给推到淮河流域,长江一带才能稳定地发展,补充一个政权需要的粮草与人口。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