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一寸长一寸照(1 / 2)
大量的火焰,在合肥城下迅速燃烧起来,那些云梯,周围到处都是火油,根本就无法进行阻挡,很快都在燃烧之中。
合肥城下浓烟滚滚,火光四溢,犹如炼狱。
东吴甲士的这些攻城器械并没有做防火处理,所以使用火攻是最佳的打击手段。
在失去大量云梯之后,大量的东吴甲士受到阻碍,无法攀登,但是吕蒙并没有下令让他们撤退,他们也都只能收缩防御,避免造成更大的伤亡。
东吴甲士进攻的势头,顿时为之衰弱,随着进攻势头的减弱,那些丹阳精兵也算是恢复了点点理智,毕竟东吴甲士进攻的再猛烈,伤亡便越惨重,整个城下,躺满了东吴甲士的无数尸体,清理都清理不过来。
这些东吴甲士缓缓向着后方撤退些许距离,等待着其他的攻城器械运输上来。
现在合肥城下两百步的距离内,到处都是被焚毁的云梯,冒着轻烟,残肢断臂以及血肉模糊的尸体堆满了城下,一片狼籍。
在这战场之上,更多的是那些躺在地上无法动弹的伤兵,他们的哀号声响彻周围,无人不为之肃然。
再一次的进攻受挫,吕蒙并不感到意外,毕竟攻城战这种事情,打上几年都是有可能的,何况这还是一个由张辽镇守的合肥坚城,如果轻而易举的便能将其攻破,那才是令人感到意外的事。
趁着现在天色还早,吕蒙迅速调集部队,增加更多的攻城器械,准备对合肥城再一次发动猛烈进攻。
再一次发动进攻的吕蒙,不可能继续重蹈覆辙,刚刚第一波的进攻,东吴甲士实在是太过于冒进,缺少对自身应有的防护,导致最后的伤亡惨重。
在这一片东吴甲士的身后,一艘艘的战船接近了岸边,从那些巨大的战船之上,很快又运输下来大量的攻城器械。
其他的东吴甲士也没有闲着,直接从河底捞出污泥,将其糊在那些攻城器械的表面之上,避免再一次遭到魏军的火攻。
还有大量的弓箭手,在得到吕蒙的命令之后,也开始分批次的下船,准备再接近一些距离,对合肥城进行火力压制。
如果说,刚刚对合肥城发动的第一次进攻,还具有试探性的意味,那么这第二次的进攻,算是完善了许多。
一些攻城车,冲车等等攻城器械都被搬运上了战场,东吴甲士迅速开始发力,准备一鼓作气,将合肥城攻陷下来。
单单这第一批上场的弓箭手,人数便已经超过了五千之数,绝对能够对魏军进行一部分的压制,必须让他们能够在城头上舒适的防守。
仰射的难度绝对是超过附射的,但数量不少的东吴弓箭手,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第二轮的进攻,随着双方的对射开始,正式地拉开了序幕。
魏军士卒掩藏着城垛后,从垛口之间以及城垛的射击口进行射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射杀那些东吴甲士。
但是东吴弓箭手和他们有一点巨大的不同,东吴弓箭手并不需要怎么瞄准,只需要漫无目的地漫天射击,这种攻击方式简单省事。
如果只是一个人单独射击,这种攻击方式是不可取的,但几千名的弓箭兵集中到了一起,反倒是卓有成效。
密密麻麻犹如蝗虫一般的箭矢,朝着城墙上飞来,密密麻麻犹如雨点一般落在了魏军身上,但却根本对魏军没有什么实际性的伤害。
大量的魏军士卒躲在各种防御设施后,虽然没有遭到什么伤害,但也都不敢轻易的露出头来,只能是看着那漫天的箭雨,擦着他们的头皮飞过。
有个魏军士卒想探出头去看看城外的情况,刚一露头,一支呼啸而来的羽箭就便射穿了他的眼睛。
不是东吴甲士弓箭手射的有多准,完全是在这种密密麻麻的箭雨之下,他们根本就无处可躲。
周围其他的魏军士卒,看到那位惨死的一幕,心中无不凄凄然,将自己的脑袋跟缩下去了一些,生怕有哪些箭矢就找上了他们。
毕竟在这铺天盖地的箭雨之中,谁也不能保证,不会有哪一支冷箭找上他们。
在东吴甲士的箭雨之下,南面城墙的东吴甲士迅速开启了第二波的进攻。
这合肥城确实是一座大城,但是一面城墙之上能够站立的守军毕竟有限,东吴甲士进攻方向是以其中一面城墙为主攻,另外两个方向只是仰攻。
东吴的床弩那些粗大的箭矢,犹如婴儿小臂一般大小,在床弩的作用之下,每一箭的射出,都是声如霹雳,呼啸而过。
巨大的铁制箭头裹挟着巨大的冲击力,稳稳地钉在了合肥城墙上,夯土的城墙根本就无法抗得住如此大威力的箭支,箭头没入到了墙体内,只剩下大半截的箭杆露在外面。
这样射出的箭,有一个名头,叫做“踏橛箭”。
这样的箭矢可以方便东吴甲士攀爬城墙,和普通的云梯相比,踏橛箭除了不能移动之外,其他的功效不低于云梯,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踏橛箭不像是云梯那般容易遭到破坏,比之更加可靠些许。
要说有什么缺点,那也是有的,就是床弩的准头可不太好,每一件都未必能够设在自己预想的位置上,只能是大量的射击,从而确保东吴甲士们能够有地方攀爬上去。
一开始的时候,东吴甲士就在制造这踏橛箭,但是制作这玩意也是需要时间的,还要尽可能的不会伤到自己人,效率比较低下。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差不多制作完成了,已经能够让东吴甲士使用踩踏了。
趁着魏军士卒没有缓过劲来,东吴甲士一拥而上,继续对合肥城发起猛烈的冲击。
在密集的箭雨之下,魏军很难抬起头,张辽则是准备动手了。
等到那些东吴甲士扑上来的时候,东吴弓箭手以及床弩操作手都十分默契的停下来,避免这些箭矢误伤到自己人。
这些冲锋上来的东吴甲士一个个的都十分兴奋,仿佛那巨额悬赏唾手可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