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宅门(1 / 2)
在其他电影厂,导演的权力很大,几乎可以说是整个剧组的土皇帝,演员的任用和剧情的修改,他们都拥有绝对的权利。
但是在青柠娱乐公司,导演也就是一个拍摄现场总指挥的角色,按照剧本把握拍摄效果,但是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制片人来最终定夺。
因为青柠娱乐公司执行的是制片人负责制,制片人负有影视作品的最终效果的责任,如果影视作品的最终效果和剧本差距巨大,那么制片人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会受到公司相应的处罚。
这种制度有点类似于好莱坞的电影制度,一般导演并没有影片的最终剪辑权,这个权利就在制片人手上,有的导演按照剧本把影片拍摄出来,但是最后剪辑成什么效果,连导演也不清楚。
只有制片人才知道最终的剪辑效果,甚至导演要到电影上映后,在电影院才能看到自己拍摄的电影的最终效果。
当然凡是都无绝对,好莱坞的一些知名导演就拥有全部的权利,如后世的卡梅隆、斯皮尔伯格等,青柠娱乐公司也是一样,对于知名导演也是额外照顾的。
青柠娱乐公司倒是没有那么变态,因为除了制片人负责制外,还有编剧组中心制,也就是说,影片的故事脉络已经订好了,中途不会轻易改动。
最终效果也基本上是在特效剧本中有描述,但是各个演员的演技是不相同的,这个就是导演把握的部分。
制片人的作用就是将拍摄完成的镜头审查一遍,看看导演拍摄的片段是否符合预期,同时也会审查演员的演技是否达到了剧本的要求。
当这些所有的流程都不存在问题,结果最后的影视作品面世播出后,观众并不买账,那么编剧组的人就要受到惩罚,这说明这部剧从源头上面就存在错误,要么是方向上的,要么是故事性不足,是编剧组人员没有抓住观众喜欢的看点。
当然不是所有的影视作品拍摄出来都是迎合观众的,有的时候也会拍摄一些具有历史价值或者文化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拍摄目的并不是取悦于观众,而是希望通过这些作品提高社会对某个问题的关注度,或者传播一些社会建设观点等。
这样的影视作品的评价方式就不是按照上面的来了,流程也是一样的,但是编剧组将剧本编写好后,将剧本提交给钱志远,也就是青柠娱乐公司的负责人审查,如果通过之后,拍摄的效果也是按照剧本来的,那么即使最终不如意,编剧组也不用承担责任。
从上面描述的青柠娱乐公司的运作方式可以看得出来,导演也是一部影视作品中的一颗螺丝钉,只是在拍摄现场拥有比较大的自由度,但是并不是取决定性的力量,后面还有一个制片人盯着。
制定这么一个流程,还是那么一句话,电影工业化的需要,在电影工业化的过程中,每一个部分都是一颗螺丝钉,都不会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只有各个螺丝钉不出问题,那么就会源源不断的产出品质稳定的影视作品。
文以载道,这句话时亘古不变的,影视作品也是一样,每一个编剧都拥有提交剧本的权利,这个剧本可以是一个梗概,也可以是一个很完整的剧本。
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提交的作品通过了,那么这个编剧就可以以这个作品为中心,组建一个编剧组,让编剧组的同事们群策群力,按照青柠娱乐公司的编剧范本,将故事最终变成剧本,那么在这个领头组建编剧组的人,拥有把握剧本故事中的核心价值观的权利。
在赵一看来,这也应该是属于他们的权利,每一部影视作品都应该存在它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作品注定是没有灵魂的,即使是爆米花电影,也要存在拯救世界,向往自由的价值观。
由剧本故事提出者把握剧本的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一是为了让一个剧本拥有一个完整的核心价值观,而不会因为人员众多,每个人都提一点自己的价值观点,最后反而将剧本整成四不像。
二是解决剧本价值观单一的问题,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都有可能反映到影视作品中,但是如果编剧组人员众多,经过商讨,少数服从多数,结果可能造成很多影视作品的价值观雷同。
因为证据表明,一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信奉的价值观往往比较直接单一,反而忽视了单一个体存在的差异性。
闲话不说了,当赵一进入导演部的办公室,里面果然只有10来人,而且也没有赵一认识的著名导演。
围在一起讨论问题的导演们看见钱志远领着一个年轻人进入办公室,他们也就停止了讨论,一个年级稍微大点的导演站起身来,对钱志远说道:“钱总,这是你又从哪里拐来的导演,看着挺年轻的,刚毕业的?”
从他们的对话来看,钱志远和这位导演应该比较熟悉,这个可能是以前就认识,也有可能是后来结识的,这个赵一不会计较。
钱志远笑了笑,说道:“这就是我一直说的,我们公司的老总,赵一,赵总。”
其他人听到钱志远的话,还坐在椅子上的人,里面都站了起来,这样做倒不一定是奉承,他们进入青柠娱乐公司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这家私人娱乐公司的实力还是有清醒地认识。
光目前正在XY市修建的秦朝建筑群,投资就有10亿元,在这个年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对于这样的有钱老总,他们不管怎么说都要表示自己的恭敬,如果以后自己手上有戏,还需要公司的大力支持,如果因为自己的傲慢得罪了公司的真正老总,这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看着这些戏精们,赵一也不知道说什么,作为高智商的人,当然是看破不说破,和他们一一握手,然后赵一说道:“感谢你们能够加入青柠娱乐公司,这家公司刚初创,很多人才匮乏,有了你们的加入,我相信公司的各项工作能够做得更完美。”
公司虽然执行的不是导演中心制,但是导演可以说是整个拍摄剧组里面对各个环节掌握最全的人了,不然也不能够如臂指使的指挥整个剧组有条不紊地工作。
这些导演看见赵一这么客气,他们顿时也放开了许多,赵一见他们放松了下来,就问道:“刚看你们讨论得很激烈,我能否知晓一二。”
赵一其实是没有话题聊,就想到了刚才的情形,随即就提了这么一个话头。
听到赵一话,还是刚才第一个站起身的导演,从身边拉过来一个人,并说道:“这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叫郭宝昌,这次是来看我的,我们就不由自主地聊到了他从小就开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大宅门》,这不刚开始,赵总和钱总就进来了。”
听到这位导演这么说,赵一仔细打量了下旁边的这位郭宝昌了,《大宅门》这部电视剧赵一还是看过的,虽然现在关于里面的情节也忘了差不多,不过当年造成的轰动却是实实在在的。
作为观众只负责看电视剧,一般也不会在乎导演是谁,所以赵一不认识郭宝昌很正常,只是听刚才的导演这么说,《大宅门》的剧本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写了,现在的郭宝昌四十多岁,那是什么原因让他直到2000年后才开始拍摄这部电视剧呢。
明显赵一感兴趣了,便问道:“哦,这么说这部剧已经写了有20年以上了吧,对于郭导的执着,我是心生佩服。”
郭宝昌听到赵一这话,连忙说道:“不敢,只是这部小说一直是我的执念而已,是根据我的亲身经历编写的。”
通过和郭宝昌的聊天,赵一知道,原来这部小说是在郭宝昌16岁的时候开始写的,他小时候的经历也是很坎坷的。
郭宝昌原名李保常,1940年8月出生于北京一个贫困的工人之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