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章 认爹娘(二更)(1 / 2)

加入书签

白衣少年似随意提醒道:“杨大爷须得写个收据才好,在场之人也都做个见证。免得日后杨元有事,牵累到杨家。”

杜鹃拍手笑道:“这话正合我的意思。公堂上,就该公事公办。回头我弟弟被定罪,人家说他是杨家的养子,杨家也脱不开责任。有了收据就好说话了。”

白衣少年看着她如花笑脸,脸上一热。

杨玉荣明知他们是讽刺,恨得牙痒痒,却不得不照办,因为他还真怕这个。

于是,又是一番书写证明、盖章签字。

等全部完成后,杨玉荣再没有心思跟黄家人客套,跟知府大人告罪后,便带着两个随同的人急速离去。剩下的事丝毫不想管,或者说,生怕沾上了。

至此,杨家和黄元恩断义绝。

等杨玉荣走后,黄家人一齐向沈知府跪下。

先谢他助黄家找回儿子,接着,杜鹃又磕头问道:“敢问大人,我弟弟到底犯了何罪?”

沈知府威严道:“此案尚待审理,本官无可奉告!你等且耐心等待。杨元——不,是黄元,黄元若是无罪,本官自然会还他一个清白。”

见杜鹃还要说,黄元急忙拦住她道:“杜鹃,听大人的。”

他不习惯叫她姐姐。

杜鹃道:“这怎么能成呢?我们作为犯人家属,当然要了解事实,然后或者请讼师帮忙打官司,或者自辩上诉。难道任由旁人攀诬你?杨家都不管你了,我们要再不管,那不是看着你被人欺负。”

黄元听得一愣,忙道:“你不懂,大人自会明断。”

杜鹃上下扫了他一眼,疑惑地问:“那你为何还关着?”

黄元张口结舌。

沈知府郁闷道:“本官已经说了,此案尚待审理。结案之前,黄元自然要被关押。”

原以为这女孩有些见识,谁知到底还是无知。

也对,她来自山野,哪里懂这些。

杜鹃却正色道:“大人,请恕民女放肆!话可不能这么说。别说我弟弟了,就是那些圣贤书,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一万个人有一万个看法,所以自古以来,才会形成诸子百家,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衍生出许多流派。我弟弟才多大,不过写了一篇文章。若他明明就是怀着拳拳报国之心写的,看的人却指摘他不敬,有通敌嫌疑,还以此为理由揭发他,将他关起来,这也太让人不可思议了。若都这样,这府衙大牢怕是要关满犯人了。似这样的,我也会。拿一篇文章来,管他写得如何花团锦簇、歌功颂德,我也能鸡蛋里挑骨头,将它跟以下犯上、通敌卖国强牵附会起来。不信大人拿一篇文章来试试!”

沈知府蓦然睁大眼睛,震惊地看着杜鹃。

那两个少年也都失神。

杨元更是目瞪口呆,他知道这个姐姐有些见识,却没料到能说出这样一番话。看来,那个泉水村不可小觑。

林春见众人呆怔,也出声问道:“敢问大人,我大靖律法可有一条一款规定:不许书生建言国事,连抒发见解和想法也不能?”

沈知府沉声道:“无此规定!”

林春便疑惑地问道:“那黄元是以什么罪名被关的?”

沈知府哑然,满心苦涩。

被两个山野小儿问住了,可是有生以来头一遭。

可黄元不是他想关的,乃是巡抚大人的意思。

律法虽然没有这一条,但抗不过权势。而且书生不许妄议国事、摇撼朝政,这中间的差别微妙之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全凭个人理解。

况且,古往今来因为这样事被莫名抄家灭族的人还少吗,哪里说理去?只要君王一道令下,就会大肆清洗。否则,那杨玉荣怎会避杨元如避蛇蝎,已经养大的儿子,就算还给黄家,落个顺手的人情多好,恩断义绝干什么!

冯氏虽不懂杜鹃说的话,但见堂上的官儿也被闺女问住了,就有些害怕,怯怯地扯了扯杜鹃后襟,小声道:“杜鹃。”

黄老实却不管,他任何时候都坚决支持闺女,因此装模作样地咳嗽一声,道:“她娘,咱杜鹃说的对。”

沈知府和那两个少年听了嘴角猛抽,心道你知道你家杜鹃说的是什么吗?进来这么长时间,他们算是看出来了,黄元这个亲爹就是块木头。

黄元再不能沉默了,严肃道:“杜鹃,此事一言难尽。你先带他们找地方住下,安顿好了,耐心等消息。这事你就不要插手了,我自有主张。沈大人也会秉公审理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