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章 大义通宝,又捡了个漏!(1 / 2)

加入书签

总算发现了一枚过得去的铜钱。

林然更兴奋了,继续努力清洗着盆里的一大堆铜钱。

本来只是图个练手的乐趣,没想到竟然还算是捡了个小漏。

花了大概两三个小时,他总算把所有的钱币都清洗好。

各式各样的铜钱摆了满满的一桌。

各个朝代的都有。

其中以清代的和宋代的最多。

足有上百枚。

但这些大多都是那种存世量极大的铜钱,基本上就拿着玩玩,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但也有一些年份特殊的,是有些价值的。

就比如他刚刚发现的那枚“嘉庆万年背子孙千亿”铜钱。

又比如一枚“咸丰通宝背宝浙”铜钱。

这枚和嘉庆万年差不多,品相也还可以,放在后世大概能卖个一万五左右,放到现在,也能有个二三十。

其实更珍惜的也不是没有。

比如一枚“开元通宝光背”。

作为开元盛世期间铸造的铜钱,这枚放在后世绝对能有个小二十万,要是竞争激烈点,甚至能达到三十万左右。

放现在也至少也有个小百元。

但可惜,这枚钱的品相太差了,基本上整枚钱都被锈迹给糊住了,也就是林然功力高,才能从那些模糊的字迹上看出这是开元通宝。

要换成别人,根本看都看不出。

像这种,基本上就没有交易价值了。

林然心中惋惜的摇摇头。

他把清洗好的铜钱清点了一遍。

除去那些没有交易价值的外,总共还有三十多枚能卖的。

其中清朝的十六枚,宋朝的七枚,唐朝的三枚,明代的两枚,其他朝代的六枚。

这些都是能卖的,并且有人收的。

不过大多都是三块四块,最多不超过十块的。

超过十块的,也大多是“咸丰通宝背宝浙”“嘉庆万年背福寿”这种级别。

十来块,二三十块。

但也有几枚,能稍微卖点高价。

比如两枚品相还可以的“洪武通宝折三背济”铜钱。

洪武通宝的这钱的年份和正面前文,背济说的是这枚钱的背面写的是济字。

至于折三,说的就这个铜钱的价值了,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面值。

不过和现代完全靠信用发行,面值差异可以很大的现代货币不同。

古时候的钱币,主要还是靠钱币本身的金属价值。

一枚钱币,决定铸造的时候,会有一个标准的形制。

这个就是最标准的一枚铜板。

就比如他手上的洪武通宝,标准的一枚大概2.5厘米左右,重量3到4克。

虽然一枚3到4克不算重,但多了之后,比如一贯,大概一千枚,也有七八斤重了,这种显然很不方便。

所以古人就发明了折二折三,甚至是折十的说法。

折三钱,就是一枚当普通的三枚用。

这种钱会比普通的稍微大点,重量也要重点,但也达不到普通三倍的程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