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一月不到光复了山东!(1 / 2)
素质考试?京城的朱由检收到了胶东行署关于征兵工作的情况通报后,脑海中立马想到了一个词。没想到胶东人的参军的热情度这么高,逼的当地官员都想出了素质考试的办法。
说到素质考试,似乎基础教育科目上应该也应该设计个体育科。这样、以后的复员军人也能多个去向,他们可以到各中小学当体育教员。
世事果然无常,胶东人有如此高的参军热情,放到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在大明官员的惯常思维中, 山东、南北两直可是出弱兵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人参军意愿不强,战斗意志不坚决,即使是招上兵、也不堪战。然而事实真就是这样的吗?
并不见得!后世的人民军队摧枯拉朽解放全中国的时候,主要的兵源地可是在山东。四野和三野的基础都是山东兵,他们是精锐中的精锐。正是因为军队中山东兵多, 他们后来很多人成长成了中高层官员,这才形成了高官官员里山东人多的政治现象、因为他们的先辈, 是打江山的人。
同样的地方、为何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核心原因还是大明的军政制度有问题,参军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是没有前途的事,山东、南北两直的人日子又都能过得去,自然就没什么参军的意愿和战斗意志了。
不管胶东的人是出于什么心思来报名参军,目前出现的现象至少说明他们心中有了官军和大明朝廷。民心可用、胶东出现的情况很可能是整个山东都有的。从他们的表现来看、即将展开的山东战役应该是比较容易,同时山东光复后、确实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兵源地。从山东一省,招二十来万兵马,想来都不是什么难事。
腊月二十、集结在保定的四个主战师和六个保安旅,在总指挥曹若海的命令下,兵分三路、从临清、德州等地南下,进入山东腹地作战。
大军展开后、战事的发展与朱由检的判断差不多,临清、德州、济南、兖州等城十日之内便被相继光复,唯一比较激烈的战事是在泰安方向打的。南京方面设的山东巡抚, 组织人马全力死守泰安, 好为南直形成一道战略屏障。可事与愿违、三日之后泰安城被攻破, 残余的守军退到了鲁南一线做最后的顽抗。
山东之战之所以如此轻松,除了抵抗意志不坚决以外, 还因为无兵可用。唯一的一个大兵团是临清的军阀刘泽清,这孙子在朝廷大军挺进临清后, 便带着五万多兵马撒丫子南下了,直退到徐州才暂时停下来。另外、山东的一部分兵力还被当时的鲁豫总督高名衡以及周王给拉到了中原。效忠南京的山东巡抚本来就没啥兵,想抵抗都没辙,更何况兵无战心。
“陛下、大军南下不足一月,现在兵锋西指曹州、南边已快到了徐州境内。山东全境除了沂蒙山区的鲁南一线外,基本上没有了敌军。俘虏敌军两万余、投诚兵马有三万多。下一步,大军该如何作战?”黄得功代表军令堂到朱由检的办公室汇报情况,并询问接下来的安排。按照作战计划来说,除了围歼刘泽清兵团以外,其它的计划都差不多实现了,下一步还打不打,就看皇帝的意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