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善恶报应思想(1 / 2)
今天看到一位读者问起房星这个人,顺便说一下。
《聊斋志异》第一卷第一篇就有提到这个问题。
《考城隍》原文:予姊丈之祖宋公,讳焘,邑廪生。一日病卧,见吏人持牒,牵白颠马来,云:“请赴试。”公言:“文宗未临,何遽得考?”吏不言,但敦促之。公力病乘马从去,路甚生疏,至一城郭,如王者都。移时入府廨,宫室壮丽。上坐十余官,都不知何人,惟关壮缪可识。檐下设几、墩各二,先有一秀才坐其末,公便与连肩。几上各有笔札。俄题纸飞下,视之有八字,云:“一人二人,有心无心。”二公文成,呈殿上。公文中有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诸神传赞不已。召公上,谕曰:“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公方悟,顿首泣曰:“辱膺宠命,何敢多辞?但老母七旬,奉养无人,请得终其天年,惟听录用。”上一帝王像者,即命稽母寿籍。有长须吏捧册翻阅一过,白:“有阳算九年。”共踌躇间,关帝曰:“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乃谓公:“应即赴任,今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及期当复相召。”又勉励秀才数语。二公稽首并下。秀才握手,送诸郊野,自言长山张某。以诗赠别,都忘其词,中有“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之句。???..coM
公既骑,乃别而去,及抵里,豁若梦寤。时卒已三日,母闻棺中呻吟,扶出,半日始能语。问之长山,果有张生于是日死矣。后九年,母果卒,营葬既毕,浣濯入室而没。其岳家居城中西门里,忽见公镂膺朱幩,舆马甚众。登其堂,一拜而行。相共惊疑,不知其为神,奔询乡中,则已殁矣。公有自记小传,惜乱后无存,此其略耳。
大意是说,有个人晚上做梦被招去考试,他一看考题“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就知道怎么答了,于是回答:“心怀功利故意行善,就算做了善事上天也不会奖赏;不想作恶,无意中做了坏事,上天也不会惩罚。”他的卷子被神灵传阅,纷纷赞赏,于是邀请他担任城隍。这人一听慌了,城隍是阴间神职,让他当城隍不就是让他死。于是恳求先回去照顾母亲,于是回去照顾了九年母亲才死,当城隍去了。
这个故事其实反映的应该是古代民间的一种很普遍的善恶报应观点,认为为善不能刻意,否则就没有效果,也即论心不论迹。这种观点很明显是穷人编出来的,因为世间但凡有因果报应之说,就会有人试图通过多做善事来求得好结果,可是在做善事方面,当然是谁钱多谁效果大啊,更何况在古代,大部分人穷到自家都吃不饱饭,怎么可能去接济别人。因此,做起善事,穷人明显比不过富人。
这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这种鸡贼的说法。穷人没本事帮人,富人花钱做善事积阴德,可是穷人不想让富人占据任何阴德,所以就认为有心为善是对因果报应投机取巧的行为,没有意义。和那些不做善事的穷人没有两样。相反,穷人不想做坏事,但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太穷了,不懂法,不当心,做了坏事,他赔不起,就会辩解说我无心作恶,不该罚我。
编出这种理论的人,一来穷,二来无耻,多半是古代的流氓无产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