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5章 战兵新军(一).(1 / 2)

加入书签

……

……

“战兵新军的目前情况……张诚,你来讲一下。”

说话之际,赵俊臣的目光转向了张诚,满是鼓励之色。

自从接手了史松的三千私兵之后,赵俊臣就非常看重张诚与刘蛮牛二人,为了拉拢他们,赵俊臣这些日子以来颇是耗费了许多心思。

刘蛮牛武艺高强、性格坚韧,乃是一名难得勇将,可惜没读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上限不高;张诚的性格要偏软一些,却难得是一名能文能武的全才,眼光见识皆是不凡,心思缜密、办事周到,若是培养得当,将来会成为军镇总兵也说不定,自然是更让赵俊臣重视。

此时,赵俊臣把介绍战兵新军的机会交给张诚,也是一种培养手段,让张诚在众人面前展现能力。

听到赵俊臣的吩咐之后,刘蛮牛依旧是沉稳如故,李丕则是面现羡慕,张诚大约是猜到了赵俊臣的想法,起身之后向赵俊臣恭敬行礼,满是尊敬与感激。

然后,张诚缓缓说道:“七天之前,因为钦差大人的命令,战兵新军正式组建,最初主要是由花马池营的精兵组成,前任总兵史松伏诛之后,他的三千私兵尽数加入其中,又有现任花马池营总兵郑余的四百余私兵、副总兵钱宝的三百余私兵、参将包宏杰的白两百余私兵陆续加入,再加上千户百户们皆是献出了私兵百十人不等,总计有四千五百余人,全都是兵甲精良、能征善战的骁勇之辈!在这个时候,因为战兵新军里的将士们全都是花马池营出身,虽然是原先分属不同营地,但毕竟是相互熟悉,又明确以原总兵史松的三千私兵为骨干核心,所以平日里的操练、磨合、指挥等等,皆还算是顺利……”

“……但最近三五天以来,随着榆林镇与宁夏镇的精兵陆续赶到花马池营、加入了战兵新军,战兵新军的规模已是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榆林镇总计有两千一百三十精兵加入战兵新军,宁夏镇也有一千八百七十余精兵加入战兵新军!战兵新军的兵力已是高达八千五百余人!这只是第一批兵力补充罢了,随着钦差大人的公文下达,不仅是榆林镇与宁夏镇还有后续兵力补入,固原镇与甘肃镇也会有大批精兵加入战兵新军!根据卑职的估算,依照目前的进度,战兵新军的最终规模将会高达两万三千人左右!这个数量还仅只是主战精兵,若是钦差大人再补入一批辅兵的话,最终规模甚至要高达到三万人之众!……”

“……可以预计的是,等到战兵新军组建完成之后,一旦是整合完毕,必将会是陕甘三边规模最大、战力最强的军队,相较于蒙古人的精锐骑兵,战兵新军的将士们不输悍勇,兵甲后勤方面还有明显优势,唯有马队数量相对较少……哪怕是野外交战,也足以战胜同等规模的蒙古军队!……”

听到张诚的说法,在场众人皆是轻轻点头,面现喜色。

不论赵俊臣是出于何种心思组建了战兵新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支强军成立之后,陕甘三边就不再是一盘散沙,不仅是拥兵自重的军头们不敢再随意敷衍总督府的命令,将来与蒙古人交手的时候,陕甘三边也有了自己的王牌与主心骨!

然而,张诚突然间话锋一转,表情也变得严肃,又说道:“然而,随着战兵新军的规模越来越大,兵力越来越多,问题也渐渐变多了!卑职总结了一下,眼下最主要的问题共有五点!

首先是磨合问题,战兵新军的将士们来自于不同军镇,相互间并不熟悉,缺乏默契与配合,甚至可以说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以卑职为例,卑职身为军中百户,但也只能调动花马池营出身的将士,却很难管束宁夏、榆林两镇的将士……

其次则是派系问题,军中将士们根据出身来历的不同,如今已是下意识的相互抱团、分割为不同派系,出身于花马池营的将士们是一派、出身于宁夏军镇的将士们是一派、出身于榆林军镇的将士们又是一派,在不同派系内部,又还要根据各自的籍贯来历,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小派系,这么多的派系林立,自然是冲突不断、内耗严重,时不时还会出现群殴之事……

再次,则是权责不明,这支战兵新军的武官,目前总计有百户十七位、总旗官三十五人,却没有一位千户以上的武官,更别说是镇守官、参将、以及总兵了!按理说,以战兵新军的规模与作用,至少应该有一位总兵坐镇才是!如今,十七位百户谁也不服谁,缺少一位众望所归的魁首人物!卑职与刘百户、李百户三人受到钦差大人的重用,辅佐锦衣卫千户洪大人、百户毛大人两位操练战兵新军,只可惜威望不足,依旧是不能服众……

第四,武官数量严重不足!各地边军虽然是纷纷交出了一批精兵,但全都是底层将士,并没有几位武官!宁夏军镇与榆林军镇的精兵抵达花马池营的时候,倒是有两位千户负责领兵,但这两位千户很快就返回各自军镇了,只是分别留下了三位百户!如今,战兵新军的兵力高达八千五百余人,今后还会更多,但武官数量却还不足百人,缺乏有效的统帅与指挥,整支军队都是一团乱麻……

最后,则是马队规模有限!宁夏军镇与榆林军镇交出精兵之际,不仅是没有补入足够的武官,也没有补入足够的马匹,有许多将士原本是骑兵出身,加入战兵新军的时候却是变成了步兵……战兵新军目前只有马队两千一百人,其中有两千马队还是出身于花马池营,按照这般趋势,等到战兵新军组建完毕之后,马队规模也不会超过三千人!这样的马队规模,与蒙古人作战之际恐怕会吃亏不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