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9章 萧瑀上门(1 / 2)

加入书签

“文纪以为,时文此去有几成胜算?”褚亮看向一旁的李刚问道。萧瑀,字时文。

“希明你这是明知故问了,在君上面前,谁敢言有胜算?我们这些人中,或许只有玄成能在君上那里讨些便宜。但,他不会出手。”其实按照李刚想法,大家应该先在一些事情上达成共识,然后再由魏征带头进谏。

但大家对于内阁的运作模式还有些搞不清楚,另外有一些事也没有办法在内阁内部通过。

就比如萧瑀的主张,主张宽待佛门一事,拿到内阁内部讨论肯定不会通过,所以萧瑀只能自己去皇上那里进谏。

魏征不出头,理由很简单,他作为内阁之首,公是公,私是私,不能混为一谈。如果他要进谏,肯定要在内阁讨论通过后才会递上去,私底下打“小报告”,魏征丢不起那人。

其实说白了,魏征是姜万钧脖子上的一把锁,而内阁又是魏征头顶的一把锁。

魏征进谏是一定会进谏的,不过他不会乱用自己手上的权利。

现在无数人在等着内阁发声,包括姜万钧。魏征自然要好好准备一下才行,这第一道“内阁令”肯定是要登载到报纸上去的,甚至将来会载入史册。

为了一群和尚,浪费这样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除非魏征疯了。就算魏征疯了,姜万钧也不会签字批准。

而姜万钧拒绝签字的后果是什么?

魏征但得还要点脸面,都会挂印辞官。

人家一对君臣,原本打算谱写一段明君名臣相亲相爱一辈子的“爱情故事”的,要是被人从中给搅黄了,那个人一定会很惨。

站在李刚的角度,他也不希望内阁的权威性蒙尘。

姜万钧曾说过,他希望内阁呈上来的每一份奏疏都是有质量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将来可以留给后人,供他们学习和参考。

对于文人来说,“教育后人”这四个字拥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更不用说还可能用来教育后世之君,这是一件值得为之奋斗终生的伟大事业。

褚亮和萧瑀没有听过姜万钧过去说过的那些话,所以他们不会明白,魏征等人心中的那一股坚定的信念。魏征等人也不会和他们说,说出去就没意思了。

宫宁命太监将姜万钧刚下达的旨意送到内阁备案来了,经过备案后的旨意,姜万钧或内阁成员均可以在事后进行查阅。除非姜万钧明确表明需要保密,那样的话备案后会直接封存。但在记录上会留有底根,某年某月某日,皇帝封存了一份秘旨。

这种旨意并不能称之为诏书,只能算正式的文书,主要是传达皇帝的意思,比如对一些政务做出“指示”等。正式的诏书或制书一定会由内阁签字,然后才能昭告天下。

褚亮看到这样一份旨意,顿时心里凉了半截,他已经能够预感到萧瑀要无功而返了。

再说另一边的姜万钧,到了立政殿,只见长孙正在教小兰读书。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长孙教得很认真,可惜,“学生”却是一脸“忧伤”。

小兰都要哭了,她想出去玩,丫丫已经叫人过来叫她好几次了,偏偏皇后娘娘不许,还扬言,如果丫丫再敢来捣乱,就罚她去抄书。

小兰很后悔,早知道这样,继续当丫鬟好了,才不要当什么九嫔。

见到姜万钧进来,小兰如蒙大赦,丢下长孙就去姜万钧告状去了。

“君上,皇后怀不上孩子赖小兰,说是小兰给吓跑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