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这都是辽王殿下的计谋吧(1 / 2)

加入书签

胡惟庸的倒台,在百官们的眼中,那就是毫无征兆突然发生的。

明明皇帝陛下离开应天府的时候,还委托重任给胡惟庸,却没有想到,这半个月的时间刚刚过去。

在监国任上的胡惟庸,屁股都还没把板凳坐热呢, 人就已经进了锦衣卫的诏狱了。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胡惟庸党羽众多,上百官员都是为他马首是瞻。

自然不愿意轻易相信,胡惟庸丞相这一位千古名相就这么容易倒台的。

毕竟皇帝朱元璋可是非常信任他的呀,那位刘伯温不也被胡惟庸丞相给拉下马来,至今都不敢上朝当官吗?

更别提皇帝朱元璋,将所有的大小事务都交给胡惟庸处理。

包括前线的物资调配, 官员任命等等。

那只要是胡惟庸送上来的奏章和建议, 皇帝朱元璋都是大笔一挥, 直接通过的。

甚至在朝堂之上,也是多次称赞胡惟庸。

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倒台了呢?

有些自以为是,自己聪明的人,就开始分析起来说,这是皇帝朱元璋故意要磨练胡惟庸丞相,顺便打击打击他的锐气。

毕竟成大事者,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啊!

这外面众说纷纭,大家依然忠诚于胡惟庸丞相,起码现在是这样。

不少人想着这个时候,如果上书为丞相说情。

没准等胡惟庸丞相安全出来之后,自己还能落得更好的好处。

于是,不少投机取巧的人,都开始给朱元璋上书为胡惟庸说情来了。

好家伙,这朱元璋生怕没把胡惟庸党羽都给抓全了,这些家伙自己送上门来了。

那不用说的, 名单都一一记下来吧, 至于说这些奏章,那就不用回复了,全都扣押下来,回头都是证据。

而胡惟庸那边,朱元璋也压根不去见他,就把他关在诏狱里面,锦衣卫没日没夜的审问着。

而这日子,一天天的推移着,其他的官员们,也就发现不对劲了。

为什么到现在,胡惟庸丞相都还没有被放出来?

不仅如此,那和胡惟庸丞相相当密切的官员,也都被一个个的抓了起来。

虽说没有像之前空印案那样,一口气抓一大半的官员,但这一次抓捕的官员也不是少数啊!

这官署衙门的座位都空了快三分之一,而且每一天都有好几个人被抓走。

照这样的趋势下去,怕不是官署衙门都要被抓空了。

其实,按照朱元璋的意思是想要把这大明官场上的这些官员全都抓起来,然后重新换一批的。

谁知道他们和胡惟庸有没有藕断丝连的关系?

不过在太子朱标的力劝,还有马皇后的劝说之下,朱元璋倒是没有真正去实行这样的事情。

只是把和胡惟庸最亲密的那些官员入狱, 而其余的官员稍作审问之后,便放了出来。

不过,三省六部这些官员肯定是干不了了。

毕竟这些官员都是曾经上书为胡惟庸说过话的,都是一些趋炎附势之辈,朱元璋肯定是不想用他们。

虽说这一切都是朱元璋做的,但在朝堂之中,不少人又开始纷纷猜测了这背后怕不是辽王朱启在主导着。

仔细一分析,还真的有这个可能性。

先前,胡惟庸主动去招惹辽王殿下,朱启就先把胡惟庸手底下的吏部侍郎给抓了起来,这等于一刀斩断了胡惟庸的左臂。

而之后辽王殿下就没有余下的动作了,本以为还想利用这吏部侍郎做点文章,比如栽赃陷害一下胡惟庸。

却没想到什么消息都没有,而胡惟庸也拉拢一帮人上书,请求朱元璋皇帝命令辽王朱启赶赴辽东就藩,这显然是想把辽王殿下赶出权力的中心。

只要辽王人不在应天府,那辽王殿下对于胡惟庸自然是没有什么威胁可言的。

大家都以为胡惟庸和辽王殿下的争锋,已经是胡惟庸的胜利了。

却没有想到辽王殿下压根就没有去辽东就藩,而是跟着朱元璋皇帝一起呆在了凤阳。

没有半个月的时间就回来了,紧跟着就发生了余下的事情。

胡惟庸被抓,还有一些官员和他关系亲密的都倒了霉。

大家如论如何都不愿意相信这是朱元璋的意思,定然是辽王殿下抓住了胡惟庸丞相的什么把柄。

然后设置了这个计谋,让胡惟庸丞相放松警惕,随后被直接抓住。

不过想想自从皇帝走了之后,胡惟庸丞相在应天府也是极度嚣张的,看来那些锦衣卫们将这些都看在眼里,所以朱元璋皇帝才会如此生气吧!

辽王殿下,真是吧胡惟庸丞相,算计的明明白白啊!

此子恐怖如斯!

有侥幸的官员们听到这样的说法,立马就遗憾地摇了摇头。

这招惹谁不好,非要招惹辽王殿下呢?

辽王殿下是什么人啊?

自己的表哥和堂哥那都是照杀不误的,更别说那么多的官员在空印案里面,被辽王殿下亲手扳倒。

杀头的都有数千人,流放到边疆干苦力的更是不计其数。

七八十岁的人,辽王殿下都没见放过。

还有那些在沙场上面,被辽王殿下亲手斩杀的人,那更是不计其数啊。

可以说,这辽王殿下,自从病好了以后,就化身为杀神。

不是在杀人,就是在杀人的路上。

辽王殿下想要对付的人,还真没见到有几个能跑得掉的。

朱启初次听到这个讲法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逼的状态,自己可真的啥都没干啊。

而朱元璋听到这种说法也没有出来澄清,反倒是默认的态度!

甚至有一次还在朝堂上说了:

“胡惟庸这个奸相欺下瞒上,若不是我儿子老三机智。

早就知道这胡惟庸心怀鬼胎的话,我都被他蒙蔽在鼓里。

不过现在已经抓到确凿的证据,我定然不会轻饶这个奸相。”

可怜曾经的“贤臣”胡惟庸,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人口中的奸相了。

谁敢不骂胡惟庸?

那就是找死,不过也有见识比较远的,看出来了朱元璋的意图。

这朱元璋哪里是对付胡惟庸啊?分明就是拿胡惟庸当幌子,这是要对宰相制动手啊!

刘伯温自然是看出来了,只是刘伯温早已经不关心朝政。

也就没有去多说什么,在刘伯温看来,自然是维护宰相制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