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章 辞旧迎新(2 / 2)

加入书签

不算白忙,算钱太俗了,不就是快过年吗,长辈送点手信、特产很正常,几天下来,陆庭家里光是名贵的文房四宝就有三套,各式干果、绸缎、布匹一大堆。

权贵就是权贵,出手就没小气的,陆庭算是借着铁锅和新灶大赚了一笔。

陆庭也留意过,找自己的多是新晋的勋贵,像那些名门望族,很少跟自己走近,有一次程咬金开玩笑让陆庭给郑元璹府上也做一个铁锅,可是郑元璹的态度很冷淡,说不厨房是重地,改动要慎重,这话没有什么毛病,不过程咬金当时笑得很怪异。

不知不觉到了大年三十晚,虽说宅子只是租的,陆庭也入乡随俗,制仙木、幡子、准备五辛盘、传座时要用到的茶具、果盘、过年的爆竹等,然后跟福至二人一边闲聊一边守岁。

唐朝时过年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只是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这样是请了神灵守卫家园,不让邪妖入侵,幡子就是初一时在院里竖起长长竹木竿,竿顶飘悬着纸或布做的长条型旗子,旗子上写一些对新一年的愿望,风来抖动,这样祝愿就能吹到神灵的耳里,能愿望成真。

还有很多规矩陆庭不明白为什么,可它们就流传下来,就像长安城一样,就是过年这么重要的节日,宵禁还是继续,在天亮之前,坊门和城前都不会开启,上至公候,下至百姓,都得在家里呆着。

“公子,大过年也不上出门,长安真的好奇怪啊。”福至有些惊讶地说。

过年守岁,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一些人家还传出嬉戏打闹的声音,也有人隔着窗户跟邻居说话、聊天,可很少人出门,大街上更是空无一人,武候们还在巡视呢。

“长安是京城,规矩肯定多,再等等吧,再过半个月就是上元节,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到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陆庭侧头看看平康坊的方向,有些心不在蔫地回答。

夭寿了,大过年,平康坊的嬉笑声、丝竹声就没停过,好像还有人打鼓助兴,都不用回家跟家人团聚过年吗,弄得自己都有些蠢蠢欲动了。

也对,官员中很多是外出做官的,每天进进出出长安的人不知有多少,还有大批到长安旅游、经商的胡人,就是这些人让长安的平康坊繁华如烟。

长安城自建成以为就实施严格的宵禁制度,别说过年,就是皇帝的过寿也不解禁,除了上元节。

唐朝时上元节被广泛认为是天宫赐福之日,在朝廷的重视下,上节元可以说长安最隆重、最热闹也是最让人期待的节日,到了上元节那天,家家户户都会挂上精心准备的灯笼,整个长安城灯火通明,一连三天,宵禁暂时取消,东西两市也不闭坊市,人们可以通宵达旦地游玩,看花灯、品美食、唱歌踏舞、购物,很多平日养在闺中的女子也盛壮打扮上街,整座长安城都成了欢乐的海洋。

陆庭都有点急不及待看长安上元节的盛况了。

“这块点心真好吃,咦,好像红菱姑娘送来的点心。”福至突然说道。

坏了,陆庭心里一个激灵:把小俏婢给忘了。

自己来到长安,没想到小俏婢和红菱也来了,也不知她们哪里打听到自己的住处,主动送上一大食箱的点心,当时天快黑了,红菱要赶在关坊门前回去,也没聊几句,当时自己还想着礼尚往来,给小俏婢也送点好吃的,说起来自己欠她一个大人情,可这几天太忙,把这件事抛在脑后。

眼看就要过年了,还是一点表示也没有。

有点不地道啊。

就在陆庭想着怎么补救时,外面的钟鼓突然一起响起来,然后就是一阵吹呼祝福的声音,很快又响起了“砰砰砰”的爆竹声,真是爆“竹”,唐朝还没有火药,没有烟花一类,人们把一节节的竹子扔进火堆里,竹子在加热下爆裂发出“砰砰砰”的声音,据说这种声音可以把不好的邪物都吓走,还可以为节日增添喜庆。

陆庭心里一震,武德八年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