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64章 长安变局(1 / 2)

加入书签

“古事记?”

“据神主说,天丛云剑是打开高天原的关键。”

“高天原被封闭了?”

“应该是被某种不知名的力量给封印了。”

伏见鸟取沉吟道:“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得到天丛云剑,哪怕伏出重大的牺牲,这是打开高天原,实现神主愿意的唯一希望。”

“嗨依。”

雪子微微颔首:“雪子明白。”

……

整个五六月,唐军的攻势好像放缓下来。

在攻下肥前、肥后之后,唐军大量的力量都放在了整理内部,吸纳倭人降军,以及在肥前和肥后进行土地革命之上。

有了这个缓冲时间,倭国王族上下,终于得到喘息的机会,开始大量征召仆从,号召各地藩主勤王。

一时间,整个九州战云密布,风雨欲来。

双方都是像是在拚命蓄积力量的猛兽,在准备着最后一击。

对于唐军来说,在倭岛毕竟是客军。

苏大为手下兵卒都是来自府兵,来自百济熊津都督府。

在百济已经驻守快两年时间,将士思归。

这决定了,他不可能在倭国停留太久,不战则已,一战必须将倭国平定,将倭王高市擒回长安,才算竟全功。

这才是他决定从天草登陆,向肥前肥后蚕食之策的根本。

若从别的地方登陆,所受的阻力会更大,更难站稳脚跟,耗时会更久。

要是直接从筑前和筑后进行登陆战。

以倭国王都的守备力量,以九州最繁华的筑前地区的兵源,只有区区两千四百人的唐军,很大可能会陷入人民战的泥沼里。

看起来离倭国的首都最近,实际上却是最难被攻克的。

而且苏大为需要掀起倭国底层去推翻上层武士贵族的力量,就必须从穷困地区开始。

所谓“农村包围城市”。

这一点,自然是身边诸将所不知道的。

他们只是觉得苏大为的决定,令人迷惑。

但是最终的战果,却一再说明,苏大为的决定是正确的。

肥前和肥后不像是天草那种穷困地区,乃是九州腹心精华所在。

这两个月时间,唐军通过缴获和抄没,抄那些倭国本地土藩和地主,简直赚到盆满钵满。

虽然这些本地地主还比不上大唐一个下等县的土财主,但架不住量大啊。

两千多唐军在肥前肥后这些地方,一个个犁过去。

不知多少世家藩主从此除名。

唐军一个个财富飞快的积聚,而跟着唐军作战的仆从军,那些倭奸,也跟着喝到肉汤。

唐军吃肉,大家喝汤。

剩下带不走的田产,封赏给那些听从唐军“反正”的底层农户,破产手工业者。

一时间,唐军所过之处,都是山崩海啸的“板载”。

而唐军以战养战,不断的吸纳倭人仆从,从肥前肥后两地,聚起青壮两万人。

这两万人,将成为苏大为攻取筑前的主力。

一边用厚币重赏激励,一边日夜操练。

而这些底层倭人特别能吃苦耐劳,嗷嗷叫着都要替大唐苏都督效死命。

有时候,苏大为心里也会忍不住想,若自己手下有一支这样的唐军就好了。

自己令旗所指,这样的军队,会不假思索的替自己去平定一切目标。

可惜……

眼下还做不到。

唐军皆由府兵构成。

府兵制近些年虽然越来越脆弱,但虎死架不倒,架子仍在。

任何人也休想在其中做些什么。

况且,以李治的精明,也绝不会允许任何人打军队的主意。

安文生曾经问过苏大为。

他来打倭国,是不是为了躲避聂苏?

又或者是和倭国有些别的私怨?

这些,或许都是理由之一,但却不是绝对的理由。

真正的理由,其实安文生能猜到一些。

但他绝不会提,苏大为也绝不会说出来。

这几年,大唐虽然还是那个大唐,但内里已经变化了许多。

自从长孙无忌死后,李治身体渐渐大不如前,患了痛风和头风的毛病。

看上去虽然还是英明睿智的帝王,但不知是不是报复长孙无忌之前对朝政的把持,李治变得极为专断。

朝常上容不得不同的意见。

没有什么关陇又或者山东门阀显示存在的空间。

只有一党独大,那就是帝党。

只要是李治的心腹,哪怕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也必然受到重用和提拔。

如之前的王文度。

反过来,就算你有才干,因为你是太宗朝的旧臣,你是门阀出身,也会受到猜忌。

像刘仁愿、刘仁轨,都险些死于李义府之手。

而最近的一桩事,更令苏大为心中生出许多郁堵。

之前长安县令从裴行俭换到赵持满。

赵持满是长孙诠的外甥,受到长孙无忌案的牵连,颇受上面猜忌。

但是通过苏大为的了解和观察,这赵持满其实人不错。

工书、善骑射,力能搏虎,而且为人仁厚。

之前苏大为在长安县处理的案子,赵持满都会审阅,但只要断案公正,他从不乱插手。

但是现在,赵持满死了。

明面上,据说是受到长孙无忌案子的牵连,不知是哪个挖坟的,把那件案子又探出来,攀诬赵持满也参与其中,最后被李治下狱,严刑拷问。

赵持满在狱中坚决不认罪,说你们可以杀死我,但让我做出虚假供词,承认与长孙无忌一同阴谋反叛是不可能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