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章 狮尾狒(2 / 2)

加入书签

草类所能提供的营养无多,需不停进食才能维持日常所需,就像我国的国宝大熊猫由于独爱毫无营养可言的竹子只得从早吃到晚,狮尾狒类似道理,每天醒来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花在了“吃”这一件事上。比起食肉动物的捕猎或者树栖动物的上下攀爬,狮尾狒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片丰美草场随后席地而坐,待将面前草皮薅个大概便朝着下一处挪动,慵懒到甚至连屁股都懒得抬起,磨出一层厚厚的茧子。这也恰好解释了为什么狮尾狒要有胸斑,因为它们的屁股很少有机会展示给异性看到,胸斑的存在则让事情迎刃而解,发情的标志从屁股转移到了胸口,这样无论什么姿势,只要正脸相对便能一目了然,如此一来,既不耽误填饱肚子,也不耽误传宗接代。

其实不光交配受到了吃草的影响,生存危机同样因草原的空旷而凸显,进食时群居成员们尚可互相预警,晚上睡觉则成了问题。为躲避觊觎,狮尾狒决定不走寻常路,它们掌握了在悬崖之上过夜的本领。这是一个艺高人胆大的选择,毕竟峭壁之上时时隐藏着一不留神便会粉身碎骨的危险,任何不起眼的小失误在难以借力的石壁上都会被无限放大。

为应对艰难的环境,狮尾狒需从小接受攀岩训练,历经进化,它们演化出了与其他树栖猴子截然不同的手指结构——狮尾狒的拇指更加粗壮且长,食指则较短。岩壁上没有什么空间需要抓握而拇指所起的作用便是牢牢抠住石缝,如此一来,哪怕在天堑般的绝壁之上,狮尾狒仍旧可寻到一处心仪石床安然入睡,就像一度热议的岩羊,在近乎垂直的地方如履平地。

作为一种群居动物,狮尾狒的规模要远超过大多数种类,这种相互交错的复杂关系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氏族,整体数量从几百到上千不等,其中又由数十个小家庭组成,每个家庭各自包括数十位成员。

同狮子相似,雌性狮尾狒是家庭的绝对主力,并且基本是沾亲带故的关系。为了更好保护家人和完成交配使命,每个家庭还会挑选一个雄性作为门面。注意,是挑选,也就是说“选谁不选谁”的主动权在家族太太们的手里,“霸王硬上弓”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如果雄性小伙不能令太太们满意,或者在竞争头领的打斗中失败,那么黯然离场便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傀儡当到这个份上也是挺无奈,出力不讨好听上去有些冷酷无情,却是生存法则下对绝大多数家庭成员最恰当的保护——只有最强壮的雄性才能驱逐敌人,并且给种群留下最好的基因。

群居的社会结构虽然使得食物竞争比起零零散散更显激烈,但获得的好处也是无可比拟的,尽管狮尾狒是一种大型猴子,体重可以达到三四十斤,但说破大天也只是个吃草的猴子,在草原食物链中它们是许多捕食者的口粮。身处弱势一方,足够多的成员可以将进食时的预警范围扩至最大,无论是发现东南西北甚至来自天空的危险逼近,尽早的警报可以让更多成员有所行动,至于沟通方式,没有什么是比声音更直接的了。令人惊奇的是,除预警之外,不同家庭有时发出的声音不尽相同,仿佛具有专属性一样只有内部成员才能听懂,很好地解决了在嘈杂环境下如何正确分辨是否事关自己。

狮尾狒也长着一对吓人的尖牙,但为什么这种明明是草食性的猴子,张起嘴来却有着夸张的大尖牙呢?原因很简单,狮尾狒的祖上也阔过,祖先是吃肉的,比如出现距今200多万年早更新世的欧氏狮尾狒是史前狮尾狒演化的一个种类。据古生物学家研究,欧氏狮尾狒为杂食性,雄性欧氏狮尾狒的肩高达1米,体重可达100公斤,是“真猴类”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物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