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批发市场(2 / 2)
才发现,这是人大一个大四的学生开办的企业。
一家企业竟然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政府都做不到的事情,企业竟然做到了。
张玉锋被刺激到了。
激发了内心的雄心壮志。
一个本科生都能做到的,他一个近40岁的京大老师,应该没有问题吧。
再想想家里两个闺女,一家四口住10平方米,工资就那么一点,要是不能走出书斋办公司,怎么能改变生活,在经济上有所改观?
于是,接受了学校的借调,拿到了十平米的办公室,一部电话,三万元开办费,开了京城大学的一家校办企业。
他最初的想法是,跟红球国搞一个合资公司,京大有软件,红球有硬件技术,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搞成一个产品。
可是,这些想法是十分幼稚的。
有钱不见得能办成事,但没有钱绝对办不成事。
为了找资金,今年,张玉锋家乡所在的县在京城开联谊会,张玉锋就对县长讲“两通两海”,讲中关村新兴的信息产业,讲干这行一定能赚钱。
张玉锋还在他爱人的叔叔、一个乡镇企业家耳边吹过同样的风,但没人敢给张玉锋投钱。
张玉锋看着家里囤着的蔬菜,当初抢回家的时候,还倍感兴奋。
现在,只觉得是深深地耻辱。
就这眼光和水平,怎么能开办成校办企业?
也许,自己该去学校听听课,学习一些经济学。
人大的赵宏图,就是学经济出身的。
于是,张玉锋开始在京大旁听经济学的课程。
他在这方面,学得很用功。
有次,京大李教授上课后,他又一次在课后请教李教授问题。
上了几次课,李教授对张玉锋比较熟悉了,对他的情况,也有所了解,点拨了一下:“经济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虽然原理都一样,但还是有所区别的。我和人大的赵宏图,有联系,要不,我帮你介绍一下,你和他交流一下吧。”
他其实有心说,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是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学到了,也不一定能做好企业。
但作为一个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这话有点打自己的脸,没法说出口。
在84年的时候,他在苏教授的办公室,和赵宏图打过交道。
本来奔着恶心苏教授的想法,当初还邀请过赵宏图来读自己的研究生。
他也不是纯粹的意气用事,虽然和苏教授不是很对付,但他看好的学生,肯定是不错的。
过来跟自己读研究生,学术方面,肯定是没问题。
意料之中的是,赵宏图拒绝了。
后来,赵宏图一口气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因为得罪了自己学校的副校长,被刻意针对打压了。
李教授还去特意去人大找赵宏图,想让他来京大,跟自己读研。
可没想到,连出国的条件都给出来了,赵宏图还是不愿意。
李教授是有点恼火的。
也觉得这人,搞学术是没有问题,但脑子估计不是很好使。
学校的高层都那么针对你了,你一个普通学生,就不知道战略转移一下么。
可是,没想到那种局面,竟然被赵宏图翻盘了,和他不对付的副校长,也被支配到冀省去了。
自那以后,他对赵宏图,是一直有关注。
而赵宏图,也对得起他的关注,别人一般是跑,少部分人是跑,极少地人骑自行车,而赵宏图的事业,坐的是飞机。
一年多的时间,就让他上了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