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值!(1 / 2)
万事开头难,可是只要开了头,后面的事情就不难了。
身在北京的质量万里行特别节目组发现,今天打进来的电话,都跟一家啤酒厂有关。
山海省金海县啤酒厂。
“这得多大的民愤哪,这么多人举报这家厂。”节目组编导马上决定,四路质量万里行的记者,其中东北省一路,马上奔赴海北省,直扑这个金海县啤酒厂。
可是他不知道,这一个一个电话,全是嵘啤安排的人打进的的电话,别人的电话当然打不进来了。
跟郭斌一样幸运的是,饼干厂的刘晓光居然也打通了一个电话,堂堂的副厂长,竟激动得把茶杯碰翻了,把桌上的文件湿了个通透。
“好,好,好。”
捷报传来,秦东一连说了三个好,马上抓起电话打给了一个熟人,“金海县啤酒厂,您可以来看看,这是北方最大的制假售假的啤酒窝点,关键还是国营企业……我啊,还是老样子,造啤酒卖啤酒……”
放下电话,他起身走出里屋,在庭院里伸了个懒腰,好戏就要开锣了。
“秦总,电话。”高虎匆匆忙忙拿着大哥大追了出来。
电话是二厂的生产副厂长刘洪兵打来的,这可是秦东一路提拔起来的人,“秦总,这一批啤酒都生产出来,打包装箱上车,马上就可以发往海北狮城。”
“好,发车吧。”秦东笑道,他看着武庚也笑眯眯地走过来,心境一时大好,“告诉刘师傅,晚上加餐,大家伙喝一瓶……”
……
1993年的“质量万里行”是分四路纵队从北京出发的.
姜诗明参加的是东北一路,从黑龙江黑河开始。黑河的对岸是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此时中国的边贸刚刚兴起。
他们在黑河搞了个启动仪式,然后在黑河调查了中国的边贸情况,俄罗斯对中国产品质量的反映,在黑河也设立了专门的柜台,接受消费者咨询,产品质量法是怎么回事,也接受他们一些投诉。
就在他们准备深入的时候,就接到了节目组的电话。
“海北省金海县啤酒厂,国营企业公然制假售假!”姜诗明接过传真,一天竟然有二十几个电话投诉金海县啤酒厂,从上海到山海到海北,都有投诉电话。
他不禁兴奋起来,涉及这么多地方,这可是一起重大的制假售假案件。
“老高,”姜诗明招呼着一位老记者,“这可是一起重大制假售假案件,没有老将坐阵是不行的,你亲自跑一趟,小徐,”看着亲自把传真呈给他的徐晴,姜诗明略一合计,“你是央视的记者,这起案件是要上节目的,要留好影像资料,你辛苦一下,也跑一趟。”
徐晴笑了,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也算不辜负那位老友的所托。
他们从黑龙江坐飞机,很快飞抵海北省省会,然后坐车直奔金海县。
然而,质量万里行并非一帆风顺,在采访和暗访过程中,他们遭遇的最大阻力就是地方保护主义。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曾经说过,中国奇迹的诞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地区竞争制度发挥功能。但区域竞争,同时也意味着地方保护主义不可避免地抬头。
“高组长,您定,我听您的。”两人没有通知海北省的各级官员,直接插到了这家金海县,摸到了这家一天打了二十多个电话的假啤酒厂门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