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2 / 2)
不久以后,阮文雄带着游击队员们,徐大龙也带着两个班的特战队员又来到了镇子的边上,对镇子发起了羊攻。
正如他们所料的那样,镇子里的日伪军已经看到出去的日伪军遭遇了惨重的损失,他们不敢出来,就躲在镇子里朝外打枪,双方就对峙了起来。
大约20分钟后,镇子里面突然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和爆炸声,在围墙附近的日伪军顿时就乱了起来,他们乱哄哄地朝着镇子里面跑去。
徐大龙和阮文雄带领着特战队员和游击队员们趁机发起了冲锋,很快就攻进了镇子里。
原来战斗打响之前,魏和尚率领着两个班的特战队员化装成日军,提前绕到了镇子的后面。
等到战斗打响之后,他们就朝着镇子里跑了过去。日军大部分都在跟徐大龙等人对峙,有少量的日伪军发现了魏和尚等人,看到他们穿着日军的军装,也没有引起他们的怀疑。
结果魏和尚等人就顺利地进入了镇子,在敌军的背后突然发起了攻击。
经过了20多分钟的战斗,特战队和游击队并肩作战,彻底歼灭了镇子里的日伪军。
阮文雄和游击队员们这一回可是发了大财,徐大龙等人不仅把缴获的日伪军的装备全都给了他们,他们还在镇子里筹集了大批的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
这些队员们这么多年来已经穷怕了,突然之间发了这么一大笔横财,好几天时间都有点不敢相信。他们对徐大龙和特战队员们十分感激,也充满了敬佩之情。
阮文雄和游击队员们早就想扩大游击队了,可是他们太穷了,缺乏武器弹药,也没有那么多的粮食来养活那么多人,因此一直就保持着这几十人的规模。
如今发了横财,就让游击队员们分头下山,去动员青年参加游击队,短短三天时间就招收了100多名新队员。
队员们一来就有了武器弹药,背上枪站在队伍里真是像模像样的。
望着手下壮大起来的队伍,阮文雄脸上满是欣喜。
他见识到了特战队的威力,知道一旦徐大龙等人跟地下党主要负责人接上了头,他们很快就会离开这里的。因此,他希望能够借助徐大龙等人的力量,再跟日伪军打一仗,多缴获一些武器弹药和生活物资,同时也锻炼自己的游击队。
于是,他就再次向徐大龙提出了作战的请求。
对特战队员们来说,打仗是家常便饭,也是他们最愿意去做的事情,因此徐大龙没有拒绝,让阮文雄提供日伪军的情报,很快他们再次下山,前往另外一处日军的据点。
这一次阮文雄提供的目标,日军有比较坚固的据点,据点由一座炮楼和两个地堡组成,下面还挖了战壕,周围有封锁沟和铁丝网。
这个据点处在一个三叉路口,是这一带通往山外的重要交通要道。这个据点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地下党抗日武装在这一带的行动。
阮文雄等人以前还打过这个据点,不仅没有打下来,还伤亡了不少的游击队员。有一次他们的上级还特地调来了一支游击队,跟阮文雄他们一起来攻打这个据点,结果仍然没有得手,同样损失了不少人。
阮文雄等人自认为没有能力打下日军如此坚固的据点,就只能放弃了。
他们来到了据点的周围,望着那坚固的炮楼,阮文雄还是感到十分头疼,他不知道徐大龙等人是否有办法打下日军这样坚固的据点。
徐大龙明白阮文雄的游击队没有办法对付日军坚固设防的据点,就跟他说,这一仗就让阮文雄的游击队在周围看热闹,学习特战队攻打坚固据点所采取的战术。
阮文雄和游击队员们虽然见识了特战队员的厉害,但是也很担心徐大龙他们无法拿下日军的据点,提出由他们负责吸引敌军的火力,特战队员们向日军的据点发起攻击。
徐大龙谢绝了游击队员们的好意,把任务交给了魏和尚,随后也跟着阮文雄等人在一边看热闹。
阮文熊和游击队员们看到特战队员兵分几路,很快就从四面包围了日军的据点。
那些特战队员们以娴熟的战术动作,迅速地接近据点,随后各自选择掩蔽物,朝着炮楼开始射击。
特战队员两个人或三人一组,分别封锁日军炮楼上的一个射击口,很快就压制得日军无法向外射击。
日军的指挥官看到这种情形,十分担心敌军趁机靠近,于是就组织了一部分兵力从炮楼里钻了出来,想进行抵抗。
特战队员们早已经用机枪封锁了炮楼的后门,日军根本就冲不出来。
徐大龙等人这次带来了92式步兵炮,可是为了教游击队员们如何打仗,他们没有使用火炮,仅仅用机枪、步枪和手榴弹来对付敌人。
阮文雄和游击队员们看到特战队员们封锁了日军的射击孔之后,几名特战队员就朝着日军的据点快速靠近,当他们到了封锁沟外面的时候,就朝着敌人的地堡和炮楼投掷手雷。
特战队员们首先将手雷投进了炮楼下面的地堡,将两个地堡全部摧毁,接着特战队员们都站了起来,直接朝着炮楼里的射击口投掷手雷。
片刻之后,炮楼里的枪眼就冒出了浓烟,时间不长,里面就再也没有动静了。
特战队员们来到了吊桥的下面,打断了吊桥上的绳子。吊桥落下来之后,他们就冲进了据点。
日伪军已经基本上丧失了战斗能力,特战队员冲进了炮楼,接着炮楼里就传来了零星的枪声,消灭了残余的日军。
很快,特战队员们就从炮楼和碉堡里走了出来,举手向徐大龙和阮文雄所在的位置进行示意,表明他们已经彻底歼灭了炮楼里的日军。
从战斗打响到歼灭全部的日伪军,整个战斗的时间仅仅持续了15分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