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0章 不想看脸就蒙面(1 / 2)

加入书签

餐桌对面。

俞正诚见到李奕辰陷入沉思,满怀期待。

之前《我是歌手》第四季改版时,也正是因为他们节目组早就有过“邀请新生代歌手”的想法了,所以那时候,他们才对提出这个建议的李奕辰没有太多的重视。

只是单纯的觉得,啊,这个想法我们去年前就想过了,还不止一次。

就这?

他们自己是原创团队,对于手上做了三年的节目知根知底,可以说,外人能想到的所有改版建议,他们都曾经想到过。

但是现在,俞正诚再往回看的话,才突然发现,李奕辰那时候只用了短短几周的时间,就能想到和他们一样的想法,并且找到了其中唯一条可行的改版方向,那份眼光和决断,确实不俗。

还好,现在发现的也不算太晚。

王高明发掘的是李奕辰能当综艺主持人的天赋,做的是台前的工作。

那么自己就深挖李奕辰综艺策划方面的能力,走幕后。

根本就不冲突嘛。

当然,要是李奕辰的综艺策划能契合他们团队的擅长的“音乐”和“室内”两个要点的话,那么新综艺直接邀请李奕辰来当主持人,也不是不行。

Win,Win!

……

李奕辰很清楚《我是歌手》这类音乐竞演类节目的优缺点,也明白其天生的缺陷。

既然是综艺节目,那么节目主要的两类人,嘉宾和观众的想法,制作组就必须要非常了解。

首先是嘉宾,歌手们参加这类节目,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增加自己人气和曝光度。

仅这一点,就会延伸出这类音乐竞演类节目的一个天生缺陷,那便是想邀请到合适的嘉宾异常困难,可供选择的范围太窄了。

合适的嘉宾的定义是,有一定现场实力,不会让节目的格调被埋到地底的那种。

那些有人气又有实力的老牌歌手,不屑参加。

就算是那些新生代中的顶流歌手,曝光率充足,对这类节目也是像看着鸡肋一样。

可参加,可不参加。

他们的顾虑最多,要看同期都有谁,是不是和自己一个咖位,实力是不是和自己差不多,档期合不合适,等等……

所以想邀请这种当红实力派,钱和名誉的刺激根本没用,人家不缺。

能起作用的只有两点。

一是制作组的人脉到不到位,二是嘉宾的档期是不是刚好空着。

这是最顶级的第一档嘉宾,自带流量和话题,几乎没有哪个音乐竞演类节目能把他们集合在一个节目里。

而第二档嘉宾人选,便是已经过气的实力老歌手,还有缺乏曝光度的新生代实力歌手。

简而言之,就是过气歌手想再红,新生代歌手想要红。

这类实力歌手,也少。

而且音乐竞演类节目,自从《我是歌手》爆红之后,同类型、同模式的节目已经冒出来太多了,每个节目都争相邀请这些人,让嘉宾们快速的失去了神秘感。

翻来覆去就这些人,也让观众们也失去的新鲜感,不免产生了审美疲劳。

观众老爷们不买账了,收视率自然是止不住下跌。

这也是很多观众会质疑节目组,发出“毫无新鲜感”,“你们请不到歌手了吗”,“又是老面孔”,等等,这类的留言的原因。

李奕辰再重新回想一遍,依然是想不到能弥补这类节目的天生缺陷的办法。

但如果从一个相反的角度来看。

既然不能弥补,那便坦然接受。

也未尝不是一个另类的办法。

抓住音乐竞演类节目节目的种种缺点,将它们转化为优点,做一些有意思的微创新,也是值得尝试的方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