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东线重云(1 / 2)
时节进入了八月,但建业这边、天气还没怎么下凉,白天穿单衣完全没问题。
然而江北的晋军、此时的动静已是非常大了!北军不喜湿热气候,主动进攻、一般都会等到天气下凉之后;可今年这么早,看来传到建业的檄文、不只是在唬人,晋军真的要来一场大的!因此才要留出更多的用兵时间。
司马师跟着孙峻等人,再次来到了淮水(秦淮河)河口,进了一座敞亭。
只走到这里、其实人们什么都看不到的,除了浩渺宽阔的大江江面。目力所及,一个敌兵也没有,平静壮阔的景象、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好像战争尚且很远似的。
因为建业和石头城附近、对岸是老山的位置,着实不是什么渡江的好地方,大军强渡一般不会选择此地;但是人们若要前往、那些已有威胁的渡口现场,又离建业太远。所以大伙只是过来看看大江,没什么用,安慰一下自己罢了。
辅政之一的吕据正在遥指东北方向,刚刚才谈起近期发现的军情。不料旁边的孙嘿忽然来了一句:“据说晋国皇帝的仪仗行辕在东关!”
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纷纷向孙嘿侧目,吕据也不得不暂时闭嘴。
这消息好像不太确定,不过说出来确实够直接、够吸引人!毕竟无论是晋朝皇帝的身份、还是秦亮那个人的名气,都很容易引人注意。
但是大家小声议论了一会,便发现这个话题、暂时好像没什么能当众说的,最起码得想办法先确定情况的真假罢?
于是吕据又拾起了刚才的话题,继续说道:“江北敌军主要有五处,各地斥候已通过旗帜、大致打探出了情况。建业东面,一处是向中渎水口进军的程喜部,并有淮北徐州等地调来的战船、水陆并进;一处是涂水口附近,离建业最近,主要是文钦部、其前锋小股人马正在那里挖土修工事。”
吕据稍作停顿,“建业西面,邓艾部往横江(马鞍山市对岸附近)方向进发。扬州都督王飞枭,已到了东关到羡溪之间,晋国皇帝可能也在东关;巢湖的敌军水师张特部,正沿濡须水、向徐塘出发。”
辅政吕据说的事更准确具体,果然车骑将军刘纂立刻开口了、当众言说自己的见解。
刘纂道:“晋军五路进发江北,不可能将兵力如此分散。因此其中必定有一些人是佯攻、一些人是为了牵制我兵力,而关键的进攻方向,只有一处!”
众人听罢纷纷颔首或附和。面容清癯、皱纹明显的刘纂见状,气度似有成竹,但是为了表现气度的手势比较多余、稍显刻意。
刘纂又做了个手势道:“我认为重点方位,正是羡溪!诸葛恪于东关羡溪大败之后,便是自此地逃回了江东;当时北军的准备不足,方才没有陈胜追击到江东。如今晋帝调集重兵,或以为时机已经成熟。”
所有人都瞩目刘纂,他便接着侃侃而谈,解释道:“自魏国以来,淮水(淮河)以及淮北的水军都极差,有一次我军还没进攻,敌军就让自己的战船冻住了、丢弃了大量船只逃走。此时沿中渎水南下的水军,正是从淮水(淮河)方向调集而来!晋军多半是想、牵制我军水师一部向东,然后为西面巢湖训练的水军精锐争取机会。
故此敌军水师想进入大江,关键还是在濡须口!两国水军角逐的地方,也在南面的濡须口。但这时羡溪口的大江江面就比较空虚了,晋国陆军主力便可以从羡溪口渡江;北面邓艾部夺取横江(马鞍山市对岸)之后,亦可以利用、从涂水车运来的小船油船,自横江东渡袭扰粮道,并伏击我援军!”
周围顿时一片嘈杂,大伙都在分析议论。乃因刘纂的推测判断、着实是有理有据!
虽然吴国人没法准确获知、敌军中军大帐的大略机密;但是这种事、就像是地方官的推判断案,凶手什么动机、什么过程,总要先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推判。???..coM
然而就在这时,司马师忽然开口道:“车骑将军言之有理,但吾等可能……还可以把目光放得更远。负责牵制我军的敌人,也许不是徐州中渎水一路、而是整个东线?”
众人侧目,随即有片刻的冷场!
许多人没吭声,倒不一定是嫌弃司马师一个降将、说话根本没多少分量;也有可能是考虑到大将军孙峻、更在意东线的安危罢。毕竟大量增兵西线,对于吴国内部来说有风险!
终于有人开口道:“那么晋帝秦仲明就不该在东关!”“应该尽快派人,设法弄清楚、晋帝是否确实在东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