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四章 遥记初见(1 / 2)
秦亮翻了一页几案上的折纸,又径直说起了另一件事、设勋官制度。并要赶在明天大朝论功行赏时,诏令公诸于众。
目前晋朝的爵位,大致以五种列侯为主、从都亭侯到县侯,宗室及少数勋贵则封王、公;列侯不分文武皆有食邑,但无法惠及人数最多的中下层将士。
因此秦亮打算增设十级晋室勋官,授予的群体是军中将士,不分洛阳中军、中外军、屯军;无法世袭,脱军籍则取消待遇、只保留勋官名誉勋牌。
食邑从五户起,最多到三十户止。勋官由宗正府管理,待遇预算也来自皇室财产,由粮食、绢布、铜钱组成。选拔的标准就是军功,如成功杀敌、攻城野战冲锋在前、带兵获取胜利、得到朝廷嘉奖等都可以累计,需要详细留存卷宗在宗正府。
勋官不是爵位,人数众多,所以每个人得到的食邑较少,无法保证富贵;却至少能保障有功将士改善生活,不至于猛士穷得叮当响无法维持社会地位。
除了保障待遇,关键还是征治特權!将领的提拔、优先勋官(大将很多都有爵位),识文断句者可以脱籍、补缺各地官吏。秦亮起家就是靠战争,他对待将士不搞虚的,大伙为皇帝卖命、皇帝给钱和地位等实际好处。
攻下东吴之后,江北两千里土地被秦亮划入皇室财产。秦亮自己的生活算不上奢侈,收入当然可以划出一部分分给将士。
另外阵亡抚恤依旧一次性给予、并授勋牌,有土地、耕牛、钱粮等物。伤残影响劳作的士卒,则每年给予抚恤、直到去世。
普通士卒的待遇,主要是服役期间的田税减半、不服徭役,以及战时论功行赏和平时赏赐。士家分的土地、长远看也有漏洞,只是现在各地人口不足、荒地太多了,目前还不急。
秦亮在军中的信誉一向良好,说给的待遇从不赖账。大多将士不识字,但是可以靠经验判断虚实。晋军一路攻入建业,秦亮许诺会花钱赎城,大军在南方数月,大伙都相信能拿到好处、故没人擅自屠殺劫掠。
大臣们又是一阵议论,隐约中听到有声音道:“这是干系长远的大事阿。”“陛下还要大举用兵吗?”
秦亮没有理会,什么大事,他决定影响深远的会战策略时、考虑的时间也常常不会超过一天!
城门校尉马茂率先举起象牙牌,说道:“陛下裁撤宫人,却厚待将士,有明主在位,朝廷可长治久安矣。”
宣德将军王康、中书令陈安、领军将军令狐愚等人陆续赞同,纷纷道“陛下英明”。
钟会贾充陈骞等人在席位上颔首附和,还有一些人没有明确表态,但和先前一样,无人出来激煭反对。
一来秦亮事先已有减少阻力的策略,起初就明确了、勋官待遇由皇室负责开销,各家都不用掏钱、那还说什么?在此之前,秦亮又有意识地霸占了大量无主之地,先为花销找到了财源。至于以后皇室财产被侵占得太过分、无法支付开销,只要军心尚在,还可以靠曝力掀桌子抢回来,除非皇帝被忽悠了。
二来秦亮借助战绩、亲自带兵的威望,渐渐已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封建独彩者。他几乎完全掌握着决策权,在皇帝亲自决策的事务中,大臣们无论是谁,只能先找到充分的理由、设法说服皇帝,才可能改变决策。.c0m
秦亮等了一会,便转头看向王明山和陈安,说道:“既然如此,刚才说的两件事,中书省写成诏书、今日之内送过来罢。”
两人捧着象牙牌揖道:“臣等奉诏!”
秦亮便不再说刚才的事,接着让贾充拿出名单、伐吴各次战役中的有功之人,大家商议核对要怎么封赏。有些人秦亮已经提前亲口许诺过,他便一边翻记录回忆、一边口述一遍。比如让王濬做九卿、裴秀加爵乡侯,各州刺史的人选等等。
这些事比较庞杂,要花不少时间。其间还得核算一下朝廷大致还有多少钱粮、从吴国各城收缴的财货,估计朝廷暂时还会亏本。不过长远算帐、便是大赚!因为增加了吴国三州的赋税、垄断的盐铁等货物销量,并可占据大量土地为官田。
宦官张欢也是在这时候、溜达出了阅门,把阅门的事暂且交给了别的宦官。
张欢原先是秦亮作保举荐给郭太后的人,不过在郭太后身边呆了好几年。诏令策封郭太后为北宫皇后,这样的好消息、他当然要亲自向郭太后道喜!先前他就到了阅门北侧,告诫附近的宦官宫女、谁也不准擅离职守跑去后宫!
待到张欢步行穿过偌大的太极殿宫院、中宫夹道、永巷、后宫宣光殿夹道,终于来到西园灵芝池和九龙池旁边的灵芝殿时,他几乎都要累趴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