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开宝九年已过半(1 / 2)
盛夏当时,大汉帝国自上而下,陷入新一轮的忙碌之中。各地百姓们,开始顶着烈日酷暑,进行夏收与夏种,同时筹集粮钱,上交皇粮,缴纳税赋。
由于北伐大战的缘故,大汉农事遭受极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中原以及北方,更是影响深重,越靠北的州县,抛耕的土地数量就越多,有些地方,甚至不如往年一半。
因此,在新一轮的收获之中,朝廷表现出了高度重视,政事堂几度明令天下,制令各地官府,加强夏粮夏税收取的管理与监察。
不只是因为关心农事,更因为,这也代表着,朝廷将有一笔客观的新进项,用以弥补仍在持续的财政亏空。
这段时间,朝廷的诸多举措,基本都围绕着“钱”与“税”在进行,而所涉之务,也没有多少人敢怠慢。尤其是宰相赵普,在这近半年中,攻击性极强,在他的授意下,两京之中,有十几家富商以及战争期间发国难财的商人被翻旧账,秋后清算。
虽然目的有些不纯,但在查抄收缴一大部分钱财入国库的同时,也对朝廷出台的商法新议的推行起到了巨大作用。毕竟,是为割肉取利,哪怕在刘皇帝的示谕下,吃相没有那么难看,没有表现得过于赤裸裸,但还是促进效果明显,上下震慑,谁敢冒头,便针对谁。
大汉毕竟是官本位的帝国,权钱勾结,但在权力面前,商人还是没有太多的反抗能力,而所谓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在强权面前,就更经不起考验了。
也就是赵普的用心不在于打击商贾,又有圣谕在前,赵普也懂得适可而止,否则商贾们人人自危,大汉的商业发展纵然不倒退也得停滞不前。
当然,此番打击,也是具备针对性,违法犯纪是必然,最重要的,是看后台硬不硬,背景深不深,比如那些背靠公卿贵族的巨富豪商,就有区别对待,只要在有所收敛,再支持一下朝廷的政策,便能立得稳,继续保有富贵。
与商场上的风波相比,官场之上,就更不平静。吏部发起了一场“反腐肃贪”的运动,这背后主导的,当然还是赵普了。
只不过,肃贪终究还是表象,打着反腐清政的名义,针对的却是那些在朝廷推行财政新策中起阻碍作用的官员。
执行不力的,贬斥;反对阻碍的,罢免;而在其中上下其手,败坏新政的,则以最严厉的态度进行侦办问罪,对于赵普而言,这样的官员,反而最可恶。
于是,在开宝九年上半年,朝廷内外的官员职吏都感受到了压力,赵普也成了刘皇帝手中的一把鞭子,一把由荆棘制成的权鞭,用以鞭策官吏臣工。
当赵匡义还在经营洛阳,养望聚势时,赵普已然真正宰执朝堂、鞭策天下了。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又有北伐期间坐镇调度的考验,赵普这个宰相,已然在朝堂站稳了脚跟,并且通过新政,影响已开始向地方蔓延。
而经过这数月下来,地方道州官僚们,也多对这个宰相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个宰相不好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