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二章:心如花木,向阳而生!苏长歌谈性之善恶,大儒拜服!(1 / 2)

加入书签

吏部尚书府邸。

大清早。

苏长歌坐在石墩上,如往常那般用着早膳,享受岁月静好。

没办法,官职被罢黜,弟子们又有了各自方向,不需要他这做老师的手把手教,他索性也乐得清闲,就当给自己放个长假。

正此时。

一道兴奋的声音响起。

“我赢了!”

清玄高兴的喊着,身前摆着副棋盘,与她对弈的是墨寒瑛。

因为两丫头一直在旁边没事做,大眼瞪小眼,苏长歌担心她们太闷,于是教两人怎么下五子棋教,毕竟太晦涩的有点为难她们。

“快给钱,给钱。”

清玄一脸笑意的催促道。

听到声音。

墨寒瑛的小脸瞬间垮下来。

肉疼的拿出荷包,小心翼翼的取出十文钱,用眼神与它做着最后告别。

她输的是这十文钱吗?

不是。

是她明天的早饭!

“喏,给你。”

墨寒瑛不舍的将钱放在桌上。

清玄笑嘻嘻的拿起,然后转头看向苏长歌,自豪的炫耀道。

“先生,我有钱了。”

苏长歌见她如此开心,也没说什么,只是微笑的点着头。

养龙啊,就跟养女儿差不多,对清玄他也不做过多要求,只要保持仁义之心,不坏法度,不影响他人,剩下的她开心就好。

墨寒瑛在一旁看着,有些不甘心。

只差一点赢得就是自己。

“来,继续。”

墨寒瑛气鼓鼓的说着,将荷包重重的拍在桌上,她誓要证明自己。

而清玄赢了一局,有了极大信心。

随即,她面色一正,宛若围棋国手一般,执起黑子重重落下。

对面的墨寒瑛见她如此,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学着她的样子下棋,一时间,两丫头棋逢对手,每次落子都是神之一手。

苏长歌瞥了一眼,唇角轻扬。

人间有味是清欢。

真正的欢愉不是穷奢极侈,不是酒池肉林,而是心中那一抹恬静。

只要凡事竭力,尽到应尽的责任,做到自己应做的事,心头自无挂碍,静若止水,入目所见可爱之处,自然可爱。

正想着。

一道身影闯入视野当中。

“老爷。”

管家王伯呼喊一声,接着笑道:

“外面来了一群青年才俊,博学之辈,他们都是专程来拜访您的。”

作为二品大员家中的管家,王伯不能说博学,但在待人接物上却是不差,从客人的谈吐、衣着,一眼就能看出是否为一般人。

而这次来拜访苏长歌的一干儒生。

谨质严毅,气度雄远。

跟以往那些只是简单慕名而来的读书人不同,更像是过来请教学问的。

“嗯,知道了。”

苏长歌闻言,点了点头。

对于有人上门拜访。

他早有预料。

毕竟自己定新儒、旧儒之分,现在也算是闻名天下的人物。

同时,作为世人眼中的当世之圣,各地鸿儒才俊前来拜访再正常不过,只是不知道这群人当中,有多少真才实学之人。

心中念着。

苏长歌放下书本起身。

看了眼两个神情专注的丫头,没有去打搅她们,转身朝正堂走去。

很快,苏长歌到了正堂。

宾客满座。

一众身穿儒袍的儒生,神色恭谨,给人一种肃穆之感。

其中有不少青年才俊很是眼熟,昨日在大晋学宫就已经见过,譬如孟静、公孙异等,但此刻他们身边都坐着自家长辈。

“不才苏长歌,让诸位久等了。”

看着众人,苏长歌拱手行礼,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笑意。

而随着声音响起。

堂内众人纷纷起身看过来。

见苏长歌如此年轻俊逸,眸中不由闪过讶色,年轻就算了,还长这么俊俏?

尤其是孔家、孟家、荀家等圣人世家,心中将苏长歌的模样与自家老祖宗圣像对比,不得不得承认,苏长歌要更为钟灵毓秀。

“苏圣客气了。”

此时,孟静的叔父开口回应。

并出声介绍道:“不才孟德,这是吾的侄儿孟静、孟旭....”

待到孟德的声音落下。

孟静等一众孟家小辈恭敬的喊道。

“见过苏圣。”

“嗯。”

苏长歌点了点头。

但紧接着,坐在孟家对面的一位冷峻儒生立即接上。

“不才荀亮,见过苏圣,前日受苏圣之恩,明悟浩然正气之意,今日特携家族小辈前来登门拜访,向苏圣请教学问。”M..coM

荀亮拱手行礼。

他刚说完。

身边的荀家子弟逐个上前报上姓名。

“晚辈荀玉,见过苏圣。”

“晚辈荀悠,见过苏圣。”

“......”

等到荀家子弟话音落下。

孔家、董家,还有其他才俊纷纷上前介绍自己,言语间恭敬守礼。

见来者皆有浩然正气,苏长歌很满意。

天下很大。

其中不乏假借仁义之名,追名逐利之徒,但亦不缺仁义良善之辈。

就如同阴阳两面,若只看到浑浊的一面,大抵会觉得世间烂透了,若只看到好的一面,虽是幸福,但却显得天真幼稚。

而见到眼前这各地俊杰。

苏长歌很欣慰。

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盛世,是单独靠一个人支撑起来的。

或许有的人名声不显。

但就如同点缀夜空的群星,不可能每颗星都有名字,可他们依旧在放光。

不多时,待到所有人都报完姓名。

亚圣世家的孟德开口请教。

“苏圣,在下曾听闻过您的心学。”

“知行合一,致良知。”

“其中良知一词,出自亚圣。”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存于天下生民之心,其根性固已潜在,人人自足,乃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力量,故先祖曾言,人性向善,犹水就下。”

“苏圣言致良知。”

“敢问此‘致’字,具体是何意?”

孟德一脸认真的出言请教。

不同于理学。

因心学理念与先祖亚圣契合,两者都承认人性向善,所以他对心学好感颇佳。

而此时,随着孟德的声音响起。

苏长歌刚想出言。

坐在孟德对面的荀亮站了出来。

“苏圣。”

“吾亦想向您请教。”

荀亮开口。

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疑问,而是先询问主家,再决定是否说话。

毕竟他等下的话。

可能会伤及在座的孟家人。

“请试言之。”

听到这话,苏长歌没有阻拦。

他也想看看亚圣和礼圣两家的后人,对于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理解。

“多谢。”

荀亮依礼拱手,然后看向孟德,冷峻的脸上扯出一丝笑意。

“天地者,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人和万物都是天地生养的。

没有差别。

不用学、不用做的事就是天性,天性的好坏、喜怒,哀乐就是情感。

但凡需要学习才会的能力,去做才会成功的事情。

这都叫做作为。

伪,乃是作为的意思。

“故而,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

小人不是指卑劣,乃是指人的天性没有善恶之分,没有老师去教导,没有法度约束,做事就只会凭天性去做。

“是曰,人性本恶。”

荀亮开口,阐述自己的道理。

他所言的人性本恶。

不是真的邪恶。

而是人性即是天性,但凭本能,跟动物无疑,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恶’。

随着声音落下。

在座的诸位儒生都不由点头认可。

即便是孟家也不例外,他们虽然不认可性本恶的观点,但也不全盘排斥。

至少同意人需要教化才会讲仁义。

苏长歌则更像个看客,转目看向孟家,等到他们的回击。

也就在这时,孟德拍了拍侄子孟静的肩膀,让他出来阐述自家的人性向善论,倒不是怕输,而是怎么着也要高荀家一头。

随即,孟静站了出来。

“昔日有人问先祖。”

“性无善无不善也,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