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章:土地预开发(2 / 2)

加入书签

到时候在海底拉一条电话线,有事情联系也方便。

再一个到时需要在两边倒腾点物质,这两边也就4公里左右的海路,方便得很。”

因为身在内地,许国说话很直接,明摆着到时会从香江运送点受控制物资到内地。

至于为什么不怕内地官员误会,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专门对外工业区,根本就没有受限向外运输的东西。

听到许国这样说,金显文一下子就警觉起来,小声地贴着许国耳边问道。

“你这是想学姓贺的?他那条路不好走,现在香江的上层都在试着找他麻烦,他做的好多生意都已经受到了打压。”

对于金显文的警觉和担心,许国不以为意,随口回应说。

“贺先生那样的人物我是学不来的,我这里也就做点小生意,小打小闹而已。

再说现在已经停战了,我们做点民生用品的生意,上面的那些大人物又怎么会在乎我们这些小人物弄一点生活费。”

见许国如此态度,金显文悬着的心也跟着放了下来,他也在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该在这个地方做点什么生意才好。

至于眼前这块土地,现在能看的也就是位置,至于地下地质情况以及周边配套,这些都看不出来。

所以他的心思一直都在思考,到底是该把现在挂在他母亲名下的哪一门生意先转移到这边来。

前一段时间许国从牙美利尖回来的时候给他带了几个民生用品的样品,金显文拿着样品在香江找人代工试生产的一些,看样子质量都还完全过得去。

本来他都打算开始批量生产,把香江的生意做大,但是经过许国的提醒,他再想着上面的几个哥哥,一时有点犹豫不定。

现在看着眼前这块地盘,再想着内地廉价的人工费用,他下定决心等这边试运营一段时间,如果没有什么问题的话,到时候就把所有能够转移过来的生产部门转移过来。

跟许国打了这么久的交道,还是尝试了解过的,比如说娄昌顺的收音机运作模式他也是知道的。

现在眼看着许国的产业越做越大,在香江还有一个拆船厂和炼钢厂。既然对方都不怕自己在香江那么大的产业被没收,那么自己还怕什么?

再说了,金家在香江的关系网那么深,自己做点民生用品的生意,应该没有人会因为这一点往死里得罪金家吧。

在金显文东想西想的时候,许国则在考虑到底该在什么位置修建自己在内陆的首个实验室。

在他看来,自己的首个实验室一定要给在里面工作的科学家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除了工作区域,就要有人放松身心的地方。

望着最高点也才300多米的南山,许国觉得依山傍水能做到依山也挺不错的,起码从实验室出来能够爬爬山锻炼一下身体也是好的。

大致选定当前对于他最重要的实验室的位置后,许国也就没有心思再继续在这里呆下去了。

于是他就让那位土地管理干事带路,去保安县老城区去找点当地的美食,自己也顺便看看今后厂区旁边有一些什么可以逛的地方。

毕竟是人就有需求,如果厂子周边的配套实在是太少了,连一点可以借用的也没有,他大概也不得不自建配套设施。

当然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许国相信只要自己投入的工厂有了产出,就算是自己的配套一时半会没有跟上,内地这边管理部门也会主动上配套设施地。

在跟着那位干事进入老城区后,许国发现这边的城市除了和华夏境内的其他城市一样老旧以外,在人气上还少了许多。

细想之下也没什么,毕竟现在新城那边才是求生活的好地方。

因为老城这边没有人气,即使是那位干事带着去了这里最好的吃饭的地方,在许国的眼里也完全看不过去。

不过还好的是,那家的烧鹅做得不错,至于店里的海鲜,许国觉得只要新鲜,就与其它地方没什么区别。

一边吃饭许国一边与寇良才闲聊着,至于话题吗当然是关于工业区以后的发展。

“寇先生,这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有一些事情我还是希望你能够往上面反应一下。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除开好的政策以外,基本的条件还是要有滴。

我是出生在内地,虽然现在居住在香江,但还是一心想要国家富强起来,所以我个人是不太计较初期投入。

但是你们华侨投资公司作为国家对外引进资金的代理人,你们就要帮今后来的投资人想周到一点。

比如说过来投资建厂,土地最基本的三通一平你们应该先搞起来。”

也不知道这个年代是不是没有这个词,或者说寇良才他个人不知道这一点,只听他马上问道。

“恕我无知,不知道这三通一平指的是?”

见到对方不知道,许国干脆就讲细致一点。

“我这里所说的三通一平指的是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的前提条件,具体点说就是指: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

并且这只是最基本的,我们扩展一下可以再加上通讯、通排水变成五通一平。”

许国这里说的实际上已经与后世的五通一平有所差别,他用通排水替代了通气这一项。

至于后世的七通一平他想了想后觉得现在说太早了,再说在保安县这个地界也不需要通热力,至于通燃气倒是可以有,但说实在地这个并不是必须,完全可以用燃煤来代替。

“只有预先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你们引进的外部投资才能够更快地完成项目投产,更早地给国家创造外汇。”

听闻许国的讲解,寇良才觉得大有道理,以前他们只是在国外联系华侨引进资金,往往项目都要华侨自己找。

后来国家成立了华侨投资公司,他们开始为华侨对接国家重点项目,但是由于是有着国家担保的投资,并且是分得的固定股息,与其说是在拉投资,倒不如说是在卖理财产品。

现在对外特别工业区马上就要成立了,相对于以前卖理财产品的方式,今后所需要考虑的就更多,许国现在所说算是为他们公司提了个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