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萧条(2 / 2)
……
十一月的纽约,寒风瑟瑟。
大萧条的阴霾依旧没有散去,顶着冷冽的寒风走在路上,周围随处可见的是行色匆匆的行人以及表情麻木的流浪汉,很难想象,就在几年前这些流浪汉中的绝大多数人,还过着光鲜的生活,其中不少人还是农场主、工程师、学校校长甚至银行行长。
然而,大萧条的冲击之下,一切化为乌有。
成千上万的美国人眼睁睁看着他们一生的积蓄在几天内烟消云散。
据最新《财富》杂志九月份的估计,大萧条下整个美利坚有超过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失业(这个年代童工是合法的),约占人口总数的28%。
而且还是保守估计,因为没有包括1100万农村的农户。
工人的失业同样影响了农民的失业,最后任何一方都买不起另一方的产品。
就仿佛陷入某种恶性循环一般。
农民的辛苦劳作换来了严重不对等的报酬。一马车的燕麦买不到一双低质鞋;种植小麦每英亩亏损1.5美元;用玉米做燃料比卖掉玉米买煤烧更划算;农场主喂养牲畜的钱赚不回来,宁愿丢掉它们也不拿去卖;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
数以万计的民众被赶出了房屋,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栖身之所,同年更有大量的人死于大萧条时期的饥荒与营养不良。
而这一切的一切,仅仅只是大萧条时期最为常见的景象。
……
过往,柯林对于大萧条的认识。
多只来自于各类书籍照片的记载当中,通过几张黑白的照片或者简单的文字,很难对此产生太大的共鸣。
如今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切,他才真正明白,这个时代尤其是生活在大萧条时期民众的艰难,巨大的失业潮之下,一份稳定的工作变成了奢望,很多人累死累活的工作一天所赚取的工资,甚至还不至于买下一块面包。
而就算是这样的工作,也往往需要足够的运气才能够找到,并且还不是每天都有。
从街道一路走下来,柯林已经不止一次看到乞讨的身影。
同时还有衣着褴褛的孩童,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让他们的模样看起来格外的瘦弱,这些孩子蜷缩在母亲身旁,依靠着母亲那同样枯瘦的身体遮挡着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凛冽寒风,母亲本人则一只手举到嘴边,目光看向远方,眼神中透着愁苦,是一种看不到希望的死气沉沉以及麻木。
看到这一幕,柯林脚下的步伐不由慢了一些。
他想要做一点什么,却又深感无力。
因为,类似妇女这样的遭遇,在整个大萧条时期触目皆是。
这并非单一问题,而是席卷整个美利坚乃至整个西方的社会事件。
甚至,在后来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
深呼吸一口气,将目光从那衣着破烂的妇女身上收回。
柯林转身快步离开街区,穿过一条冷清的店铺街道,最终他在街角一处老旧的房子前停住了脚步。
“信使报社”
抬头看了一眼房子前的招牌,柯林正了正头上的礼帽,张嘴咳嗽了一声。
这才伸手推开报社的大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