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2】按摩(一)(1 / 2)

加入书签

8.开骨门

人体的骨关节大多数集中于脊背督脉一线上,起着支持人体的作用。

33个脊椎骨中活动量最大的是颈椎,其次是腰椎。颈椎又名大椎,为调益阳气的总纲。

凡治疗腰背疼痛的疾病,医者必须首先施治大椎。

医者以拇指加强力度点按大椎穴9次,重拿大椎穴9次,然后将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按顺序一个个地拍击、震动,以调和各骨关节的气血。

这种方法为打开骨门。

上述各法即为我所习之点穴法。

此法从手法上说是以武功中的点穴法为基本手法的。

同时,主要依靠点穴法中的“解救法”为治疗依据,并将气功按摩、经络按摩、伤科按摩、穴位按摩、子午按摩融为一体,并严格遵循古代子午流注针法中的气血运转的时间而施术。

对病重者,医者在点穴开门之后,以强烈的意念调动内气,将气从丹田内提出,从手三阴通过指梢,对准病灶将内气外放,直照患者有关部位,收到显著的疗效。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医者必须苦练功夫,使自己身体强健、内气充盈,才能做得到,当然,同时也有损于医者自己的身体。

笔者经几十年的苦练、实践、探索,运用,多次证实了此法的奇特疗效。

第二节按摩

按摩又称推拿、摩挲和按跷。

它是按摩者以适当的手法,作用于被按摩部位的体表上,使被按摩者的机体得到相应的反应,从而提高人体自然抗病能力,促使病体康复的医术。

这种治疗方法,既经济简便利于推广,同时又无任何副作用。

它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珍贵财产,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与伤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据《史记》记载:“上古之时医者俞时,治病不以汤液醴涵,馋石蹒引、案杭毒熨,一拔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决脉结筋··…··”那时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治病不以汤液醴涵”的早期按摩术。

《周礼注疏》也记载了战国时期医学家扁鹊“治虢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子术按摩。

”这是一个将按摩与其它疗法配合应用的古老的医疗方案,同时说明了按摩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就已经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效果。

据《隋书·百官志》记载:“隋太医院有主药二人···…按摩博士二人。

”这说明到了隋朝,不仅医术上有按摩之法,同时还专门设了按摩博士的职称。

唐代还设立了按摩科,《旧唐书·百官志》上就详细记载了按摩科已有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士之分。

由此可见,从隋唐时期起,医疗上不仅设有按摩专科,而且按摩人员在职务上也有了分工及职务大小的区别,同时还开始了按摩教学工作。

到了宋、佥、元时期,在按摩疗法和应用上,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明代对按摩疗法是很重视的,曾把它列为临床科目之一。

由于这一疗法在历代都受到重视,所以发展很快,在应用上趋向专业化。

我国的按摩由于历史悠久,所以各种流派繁多,如气功按摩、保健按摩、运动按摩、脏腑按摩、伤科按摩、经穴按摩、子午按摩、小儿按摩、放松按摩、踩摩等等,不一而足。

我所习之按摩是一种武功点穴按摩。

我认为它是气功按摩、经穴按摩、子午按摩和伤科按摩的综合运用。

其医疗原理与中医按摩的基础理论是极为相通的,也有着遵循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的特点,是按照四诊八纲、理法、方、药的步骤进行的。

在施行的过程中,必须寻经取穴,明辨补泻,掌握好时间和次数,点摩结合,刚柔相济;通过调阴阳,舒气血,通经络,利关节,以实现扶正祛邪、阴阳平衡。

同时医者在施术上必须做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表入里;由轻到重,由重到轻;循经取穴,补泻分明,以达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所习之按摩一法,是与点穴法中的解救法密切配合进行的。

对重伤陈伤的病员,先使用按时点穴的几种手法,后使用按摩手法,手法的轻重深浅根据病员所伤的程度来定。

同时,医者必须首先熟悉身体按摩的常用部位和穴位。

一、按摩常用部位的分部穴位

(一)常用部位

1.人体基本方位:在叙述人体各部位时,以人体直立、上肢下垂、手掌向前的姿势为标准。

有前后、上下、左右等方位,有背侧腹侧以及颅侧、尾侧等名称。

在四肢部,有近侧(靠近肢体根部)远侧(离根部较远)、掌侧、背侧、尺侧、桡侧、胫侧、胖侧等区别。

比较左右两个结构的位置时,以躯干正中线为基准,分内侧和侧。

对于上肢或下肢,是以该肢本身的中轴为标准,不用躯干的中线。

2.人体部位及体表标志(如图1)

1.额部21.胃院部i3

122.头顶部22.腹部

23.胁肋部

24203.颢部

1.枕部24.肩部1424

5.眼眶部25.上臂部

26.肘部

2523/216.鼻部

7.颧部

8.口部28.手掌部16232526

27.前臂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