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 长谈(1 / 2)

加入书签

越山便和儿女继续收鱼,洪村见萧家人实在忙不过来,撩起袖子点了几个村民帮着一块下水田捕鱼。一时间水田里水花四溅,到处都是一蹦老高的大鱼。

钟老感叹道:“真是一副世界名画呀。”何晔急忙举起照相机,把农村里欢快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定格在相机里。

四亩水田投了1600条鱼苗,几乎没有什么折损。谢根宝带着伙计,一筐筐的鱼称了重量,再搬到车上。最后总共拉走了6000多斤鱼!

唐书记见状,暗暗后悔没把办公室里的笔杆子带来。还好小何带了相机,回去洗几张照片,再让人采访下萧家,就是一篇农业创新、勤劳致富的典范了!

桂香笑得腮帮子都酸了。按照事先和云涛饭店的约定,1块8毛一斤鱼,她和叔家各净赚5000!

时值工人一个月36块、普通干部42元的工资,萧家两兄弟四亩水田五个月就赚足了10000块钱是何等惊人的收益!

刘婶羡慕的问桂香:“桂香你透了个底,这回你和越峰家到底赚了多少?”

桂香笑道:“等你们明年自家养了鱼就知道了。”

刘婶心焦得直跺脚:“啊哟,真是急死我了。”

收完鱼,水田里重新放了水。越山几人跳上田埂,钟老才上前握着他手摇了摇,笑道:“萧同志,我们又见面了呀。”

越山笑声爽朗:“钟老。我没想到您就是钟老啊。”

钟老笑眯眯:“我也没想到你们第一回养稻花鱼,就能养得这么好。我可是亲眼看到了,每条鱼都在四斤左右,大小匀称,精神又健康。了不起啊!”

钟老在六十年代也曾去调研过武夷山的稻花鱼,通常收鱼时,鱼的份量在两斤左右。没想到萧家竟然有过之而无不及,把鱼养到了四斤!

何晔跟着称赞:“真没想到,云来村还有萧同志这样的能人!”

越山一把拉过女儿:“我的功劳少。都是我女儿替我研究资料,制定规划的。对了,钟老。您不是问过我闺女吗?她就是我闺女,萧令梅。”

何晔看向令梅。水田波光粼粼中站着的少女粗衣短裤,露出一小截洁白如玉的大腿肌肤,宽大的斗笠下只露出细巧白嫩的下巴。只见她随手一扯,脱下斗笠。乌云般的秀发落在肩头,明明满脸的汗,可是一双灵如清泉的眼眸,清丽绝伦的面容,仿佛是山野间的精灵突然落入凡间,美得让人窒息。

何晔的心碰碰直跳,面孔不由自主的就红了。

钟老也不禁讶异:这姑娘生得太出挑了!

“萧令梅?好名字。”钟老微笑,“我看过你写的养殖计划书。要不是你爹说你是中学生,我还当是农林大学的大学生呢。”

令梅面颊微红:“钟老过誉了。是村委带领咱们、市委领导重视,又给我们拔资金、又帮咱们找养殖资料,这才能有今天的大丰收。”

钟老直笑:“何晔,你看,是不是无巧不成书?”

何晔对令梅道:“萧……同学,章秘书给你们的资料,就是我和老师整理的。”

令梅认识钟老,自然也认识钟老的得意弟子何晔。前世,她与何晔同一所大学毕业,一直以师兄妹相称。所以她看着何师兄的眼神带着自然的亲切温和:“原来是这样。”

何晔觉得她轻柔温和的语音有如天籁。

他轻快的道:“老师,您再看看这稻穗,沉得压弯了稻杆,一定也是大丰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