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9章 必成大器(2 / 2)

加入书签

秦先生对他十分感兴趣,见他对书法有些研究,便与他攀谈起来,攀谈着攀谈着便聊到了旁的,逐渐谈到了中庸之道。

正好他也有些体会与见解,两人便开始就着中庸之道谈了起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两人越谈越投机,身边围拢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几个窗外的学子不小心将窗扇给掰断了,他们才惊醒,竟然谈了许久。

秦先生谈得畅快,说此处狭窄,不若换一个地方,让学生都来听听,不知他是否愿意。

他答思如流水,流动可活,固步则死,故而他非但不会不愿,反而乐意至极。

于是他们来到了这里,他与秦先生两人在这一处开阔讲坛里谈到现在,下头是国子监的学生。

得益于先头的流放经历与多次身处险境的遭遇,他能心分二用留意周遭的环境。

谈着之时,能觉察有道目光与其他国子监学生的十分不同,他淡淡了瞥去一眼,看到最后的人群中站了一名五十来岁的老者,气质很是特别,此时正在打量他,目光却是没有恶意的。

他对着老者微微点头,算是见过,便侧过头专心听秦先生所说。

丰连年心头微震,好敏锐的年轻人,目光温和有礼。

难不成这就是让太原府的考生闹翻了天的连慕?

是那个考了解元的连慕?

不是说跛足了,怎么与他想的完全不同!

他不禁喃喃自语问出声:“他真的跛足?”

像在问别人,也像在问自己。

旁边听得入神的学子被打搅,不满地对他嘘了一声,又扭头全神贯注去听。

他反应过来,没再出声,而是静下心来去听,听着听着,心中的惊异不减反增,能与秦祭酒论中庸之道的人,真的仅仅只是一个考生?

难怪!难怪连太傅都为他说话,他终于是想明白了,若他是太傅,也会为这样的人作保。

只要见过此子,就能感其身上迸发的才华,与之相谈如沐春风,如涓涓春水漫过心头。

其对事物的见解深刻独到老辣,每每能提出不同见解,启人深思,让人获益良多。

秦祭酒最爱惜学生,难怪要在此讲学,这是为了让学生也能从中汲取一二。

人与人的差距是极为巨大的,有些人天生掩盖不住的光芒,照耀身边之人,却又不刺目,引人不由自主想要靠近,而连慕便是这样的人。

他笃定,这样的人物假以时日必定成为大器,成为一代名臣,只要给其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