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乐观(1 / 2)

加入书签

[[鬼子偷袭珍珠港的消息第一时间就传遍了全军上下。

赵刚等肚子里有些墨水的指挥员第一时间就明白这事件的意义,个个欣喜若狂,战士们包括李云龙在内听着都有些稀里糊涂的。

“这是咋回事?”在随后召开的会议上,李云龙就问着赵刚:“鬼子跟鹰酱动手,你乐个啥劲呢?”

赵刚回答道:“老李,你是不是糊涂了?鬼子跟鹰酱动手,就意味着咱们多一个帮手啦!”

李云龙“哦”了一声,然后点了点头:“这话没错,但也不至于乐成这样吧?”

赵刚只是摇头苦笑。

王学新当然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此时的鹰酱已经是实际意义的经济最强国……40年时鹰酱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一,是日不落的几倍,虽说名义上日不落还是世界第一,但早已名不副实。

正如之前所说,GDP这东西体现的不只是经济,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工业生产能力,意味着被击落一架战机就能造出两架飞上天,被击沉一艘军舰就能造出两艘军舰下水,于是体现的也是战争能力。

鬼子这边与华夏作战另一边又对鹰酱动手,前者是人口最多兵源充足的国家,后者是经济最好工业最强的国家,这两个国家要是在同一边,几乎就是胜利的代名词。

于是,原本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一种消极的气氛,相当一部份人因为认定华夏无法赢得这场战争选择做汉奸,因为鹰酱的参战整个氛围就反过来了……只要稍有战略眼光,就知道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这其中的确有些曲折。

主要是因为鹰酱初期并不像想像中那么强大。

事实上,因为鹰酱拥有天然的大西洋壁垒在美洲大陆上没有敌人,一直以来保持的军队规模很少,陆军仅仅只有十万人,军事排名只能勉强排到第七。(注:毛熊军事实力排名第一)

但鹰酱这货当时的工业能力可以年产4万架战机2万辆坦克……

由此也可知,战争时期只看军事排名其实并不靠谱,战争更多的是工业能力、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而并非对比现有装备而整出来的一个所谓的排名。

会议室里的干部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政委,鬼子这是啥毛病啊?在这当口去惹鹰酱?”

“嘿,鬼子那德性你还不明白,他就想占点便宜!”

“听说是因为石油不够,那要是没油,飞机、坦克都开不动了!”

“那打鹰酱就能有油了?”

……

这年代,战士们因为生活的圈子太小对外了解不多,所以各方面的问题是层出不穷。

王学新知道这些,所以一点都不意外。

但感到意外的是,鬼子这偷袭珍珠港怎么提前了?

想了想,王学新觉得很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存在改变了走向出现变化。

比如,史上此时的八路军应该被鬼子封锁得损失惨重,但王学新却又是坦克又是步枪的,不仅没被封锁还发起反攻打下了运城和中条山。

此消彼长之下,鬼子在华夏的兵力及油料消耗就更大,形势也更严峻,这会逼着犹豫不决的鬼子高层提前做出决定。

再比如,王学新提前整出了火箭筒卖给了毛熊,这使毛熊提前稳住阵脚。

毛熊更快稳住阵脚,鬼子也就提前打消了夹击毛熊的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