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二章:京兆府大动作!(8K诚意满满)(1 / 2)

加入书签

“宣平门有多长时间没有这般热闹了?”

宣平门守将荣平川身姿笔直地站立在城墙垛口处,目光深深地看向下方。

原本久无人烟的宣平门内,此时却聚集了大量的百姓。

更有一群身着皂衣的衙役与小吏不断地奔波于百姓之中。

若非那些衙役与小吏手持京兆府公文,荣平川早就下令将其全部驱逐了。

副将董兴苦笑道:“九个月零十一天,我宝贝闺女应该都会跑了。”

自旱灾彻底失控后。

整个长安城,所有城门都进入了戒严状态。

宣平门自然也不例外。

荣平川转身拍了拍董兴的肩膀,安抚道:“快了,再坚持坚持,快过去了!等此事过去,我准你一个月的假,到时候回去好好陪陪弟妹他们。”

董兴低下头苦笑道:“老伍长你又哄我,几个月前你也是这么说的。”

荣平川脸上闪过一抹尴尬,握起拳头朝着董兴胸口重重锤了一下,不满道:“上次老子那不是看走眼了吗,谁知道周启平那小子这么不能扛。”

那一拳看似重,实则落在身上根本就没有多少力道。

董兴抬起头郑重地看向荣平川问道:“那这次呢?这次老伍长可有看走眼?”

荣平川转过身,再度看向下方百姓,缓缓开口说道:“这次?这次不会再看走眼了!我相信他!”

“老伍长对那位就这般有信心?”董兴看向荣平川的背影不解道。

荣平川重重点头重复道:“我相信他!”

荣平川明明看向的是下方百姓。

但不知为何,双眼深处浮现的却是一副鬼泣沙场。

那沙场中,一身高七尺有余,身披暗金色盔甲的中年男子,稳坐于高台之上。

一道道军令自那中年男子口中而出,通过一杆杆铮铮作响的令旗。

不断地朝着下方扩散。

高台下方,无数大小不一,武器不一的军阵,随着那人的军令不断地调整着细微的位置。

变阵!

变阵!

再变阵!

直到最后一次变阵后!全军应战!

军阵前方,黄沙滚滚,数不清的战马朝着军阵冲来。

人一过万!一眼望不到尽头!

荣平川不知道那一刻究竟来了多少敌人!

那一刻,他只感觉大地都在颤抖!

整个沙场好似到处都是马蹄声一般。

伍长在他身旁,用尽全力嘶吼着:“小崽子们!都给老子听好了!握紧你们手中的长矛!不要怕!我们有大将军在!!!”

荣平川不记得自己有没有怕,只记的,当大将军三个字从伍长口中吼出来时。

整个伍都沸腾了!不一会儿的功夫所有军阵!所有士卒都开始大声怒吼起来。

他不记得自己吼了什么,只记的最后整个战场上只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匈奴人疾驰的马蹄声!如奔雷一般!

一种是汉人齐声怒吼的声音!直震云霄!

“大周必胜!大将军必胜!”

城墙垛口处,荣平川双眼模糊,口中喃喃低语。

身后。

董兴望着前方身躯微颤的荣平川,不由得关切道:“老伍长,老伍长。”

闻得身后喊声。

荣平川猛地回过神来,缓缓展开双手伸了个懒腰,放下手臂时不经意间自双眼处一扫而过。

随即慵懒地打了个哈欠。

随口说道:“有点困,我去小憩一会儿,等京兆尹来了,莫忘了唤醒我。”

话音落罢。

荣平川径直地转身,快步走向城门楼。

徒留下一脸懵的董兴。

望着愈行愈远的荣平川背景。

董兴挠了挠头,不知为何总感觉自家老伍长身上可能藏着天大的秘密。

‘不应该啊。’董兴喃喃自语道。

自正德十六年参军以来,董兴便一直在荣平川手下。

此后不久便成了荣平川的心腹。

荣平川伍长,他小卒。

荣平川什长,他伍长。

荣平川百户,他副百户。

荣平川宣平门守将,他副将。

若是真有什么秘密是他不知道的,那也只有参军之前了。

可一个伍长,又能有什么秘密呢?

董兴百思不得其解,摇了摇脑袋不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转眼间,思绪便再度跳到自己那刚一岁的宝贝女儿身上去了。

‘也不知道宝贝茵茵有没有学会走路。’董兴喃喃自语道。

随即便自问自答道:“应该会了,家里那几个臭小子一岁的时候都会走路了,没道理宝贝茵茵会比他们差。”

就在董兴仍沉浸在美好幻想中时。

城门下忽然发生了一些极大的变化。

守城士卒急忙道:“董副将!董副将!”

“嗯?怎么了?”董兴瞬间回神,快速反问道。

“董副将快看城下!”守城士卒急忙回答道。

不待士卒将话说完。

董兴快速朝着城墙垛口跑去。

只见城墙外一切风平浪静,无人试图穿过护城河,更无人试图蚁附攀爬城墙。

不待董兴转身呵斥。

那守城士卒急忙开口说道:“这边!董副将这边!”

董兴方一转身,便看到那士卒满脸通红地不断指向城墙内。

“咳咳!”董兴轻咳一声,快速折返。

无他。

自然反应罢了。

当董兴趴在垛口处朝着城内望去时。

只见远处街道上正缓缓驶来一辆辆满载的马车。

“那是......”董兴揉了揉眼努力看去,待看清马车上装载的并非粮食、粥饭等物后。

董兴不由得诧异道:“运的是木料?”

不一会儿的功夫。

数不清的马车,拉着数不清的木料缓缓越过城下百姓。

直到行至城门处时方才停下脚步。

一腰挎长刀的年轻男子自为首的马车上一跃而下。

董兴看向那人,大声道:“来者可是京兆尹大人之随从。”

年轻男子点了点头,大声回应道:“正是!在下赵守!奉我家六爷之令,将这些木料,全部运送至城外。”

说着,赵守自怀中掏出一份公文以及一块明晃晃的令牌。

手举公文与令牌,大声道:“此乃通行公文!以及赈灾总指挥使令牌,还请将军核验后,打开城门,放我等通行。”

董兴朝着身旁士卒用了个眼色,随即大声道:“还请稍待片刻。”

话音落罢。

董兴转身径直地朝着城门楼走去。

这等大事,他一个区区副将,如何做得了主。

不一会儿的功夫。

荣平川揉着泛红的双眼,打着哈欠缓缓走出了城门楼。

方一抵达城门上方,先前那得了董兴眼色,前去拿取公文与令牌的士卒也已然折返。

荣平川接过公文,快速查看一番后,吩咐道:“公文与令牌都没问题,将令牌还回去。”

话音落罢。

荣平川看向董兴等人,沉声吩咐道:“戒严!”

“遵令!”众人面色一正,齐刷刷地抱拳回答道。

随着许奕在城内动作不断,收缴粮食不断。

城外灾民已然很少再会试图混入城内了。

但长安城事关重大,再如何谨慎都不为过。

若是放进来一个身带疾病的灾民入城,不出事还好,一出事整个宣平门上到守将,下到守卒。

无一人可以承担那可怕的后果。

片刻后。

待所有士卒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后。

荣平川大手一挥,下令道:“放吊桥!开城门!”

伴随着荣平川一声令下。

宣平门三个门道缓缓打开两道。

这已然给足了许奕面子,若是其他人来,至多也就打开一个门道罢了。

荣平川看向下方赵守,朗声道:“赵护卫,请!”

张守郑重抱拳行礼道:“谢荣将军。”

话音落罢。

赵守大手一挥道:“出发!”

顷刻间,数不清的马车拉着满载的木料缓缓朝着两道城门驶去。

赵守大踏步走向马车。

随着马车缓缓驶出了宣平门。

不一会儿的功夫便踏上了护城河上方的吊桥。

相比第一次出城时的剑拔弩张,这一次出城倒是顺利不少。

即使没有士卒护卫,此时的吊桥上亦没有一道灾民的身影。

渐渐地,第一辆马车走下了吊桥。

赵守伸手指了一个方向,随即马车继续缓缓前行。

赵守斜靠在木料上,静静地打量着城外灾民。

灾民们依旧是聚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小堆。

或躺、或坐,待在原地一动不动。

与上次相见,灾民们脸上多了一些红润,身上或多或少地多了一些衣衫,用以御寒。

随着车队缓缓向前。

赵守脸上的笑容愈发地骄傲起来。

出城三里,未见一具饿殍!更未见一个插标卖首的稚童。

与上次相比,简直就是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而这!自然是他家六爷的功劳!

赵守自怀中掏出一份堪舆图,左右对照之后。

缓缓摆手道:“停!”

待马车停稳后。

赵守将堪舆图重新收入怀中。

翻身爬上木料顶部。

重新掏出堪舆图,大声道:“一到五号马车!向左行进九里!于九里处卸下木料!”

“六到十号马车!向左偏移六里,于六里处卸下木料!”

“十一到十五号马车,向右行进九里!于九里处卸下木料!”

“十六到二十号马车,向右行进六里!于六里处卸下木料!”

“二十一到二十五号马车,于此地道路百米外卸下木料!”

“其余马车继续跟我走!”

话音落罢。

赵守爬下木料堆,继续缓缓前行。

......

城门楼上。

荣平川挑目看向城外。

只见原本排成一条长龙的马车,此时已然缓缓朝着左右分散。

每行进一些距离便会分散一波。

当木料卸完之后,众多马车便会顺着另一条吊桥重新回城。

一切都显得极具章法。

荣平川收回目光,转身走向另一边城墙。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门不远处那些汇聚的百姓,人数已然超过两千。

且还有愈聚愈多的趋势。

“六皇子究竟在搞什么?”荣平川收回目光低声喃喃道:“花费如此多的财力人力物力,究竟是要建什么?”

京兆府衙门张贴在城门不远处的告示荣平川早已看过。

那下方两千余百姓皆是木匠。

无论是五十文一天也好,还是三十五文一天也罢。

初看倒是没什么,可莫要忘了基数与时间。

若是全部算下来,这每一日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更何况,那告示中明明白白地写明了,无需自带干粮!

就在荣平川百思不得其解之际。

城门不远处的那些百姓,在衙役的组织下,全部站了起来。

正嘈乱地排列着队形。

荣平川再度放眼望去,不由得轻笑道:“一群衙役也搞上阵型了。”

董兴闻言不由得咧嘴一笑,开口说道:“要不要属下下去教教他们什么叫真正的队形?”

荣平川想了想随即开口说道:“也好,带两百人下去。”

“遵令!”董兴面色一正大声回应道。

就在董兴即将走下城墙时。

荣平川大声叮嘱道:“让弟兄们对那些匠人和衙役客气一些。”

董兴顿了顿,随即回答道:“遵令!”

......

随着时间的推移。

距离许奕约定的未时愈发地近了。

宣平门城墙内,直到此时仍有大量的匠人,自四面八方快速奔来。

单单是一上午的时间,工房花名册上便多了足足上千位木匠。

胡元初坚信,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开端。

当工钱下发的那一刻,定然还会有数不清的匠人争相加入工房。

胡元初谢过董兴等人后。

不断地打量着眼前整齐了许多的匠人队伍。

眼神中时不时地流露出兴奋的神色。

“咳咳。”胡元初轻咳一声,人群中细微的骚动声瞬间戛然而止。

胡元初强行忍住内心的兴奋。

抬头看了一眼天色。

随即缓缓迈步站在所有人的最前方。

默默等待着。

不一会儿的功夫。

一道身骑高头大马的身影,在二十余衙役的簇拥下缓缓朝着宣平门奔来。

在其身后,更有十余辆满载的马车缓缓跟随。

那马车上赫然摆放着一口口上了锁的大箱子。

“京兆尹大人到了,都打起精神来!”胡元初大吼一声。

随即快步离开人群,朝着那缓缓奔来的身影迎了上去。

“启禀大人,此番共募集木匠两千九百四十六人!”胡元初拱手行礼大声禀报道。

许奕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排列基本整齐的匠人,随即低头看向胡元初夸赞道:“此事办的不错。”.c0m

胡元初面色一喜,连忙道:“若不是大人的名望支撑,恐怕应募匠人绝不会如此之多。”

许奕轻笑一声,显然并未将马屁话往心里放。

随即平静道:“这队列何人所整?”

胡元初当即回答道:“回大人,队列乃守城副将董副将带人所整。”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驱马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