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四章:双刃利剑,奕斩贼人(1 / 2)

加入书签

一夜无话。

次日己时。

暖意遍洒整座沮阳城之际。

一辆三辕青篷马车在百余名精锐骑卒的拱卫下。

自燕王府护城河而出。

直奔沮阳城东城门而去。

三辕青篷马车车厢内。

许奕微闭着双眼斜靠于车厢软塌之上。

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平放于小木桌之上的斩渊刀身。

脑海中则不断地沉思着陷阵营护安曲四卒身死一事。

于许奕而言。

此事仅仅只不过是一个开始罢了。

随着朝野内外局势的不断恶化。

在不久后的将来,定会有大量大量的王大营士卒马革裹尸。

然而。

越是一件即将成为常态化的事情。

在一开始的处理上便越是需要小心谨慎,再小心谨慎。

此事看似极小。

但于许奕而言却无异于人世间最锋利的双刃剑。

于内。

此事若处置妥当。

无论是王大营内的两万一千名士卒也好,燕王府属官也罢。

其心中对燕王府的归属感皆会呈数倍甚至于数十倍地增长。

而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可决定一支军伍乃至于一方势力的整体士气。

相反。

若此事处置不当。

则相当于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一方势力埋下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祸端。

此祸端初时不显,亦无丝毫威力可言。

但随着势力的不断发展,亦或者随着势力的不断碰壁。

早晚有一天,这一不起眼的祸端,将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便为此理。

于外。

若此事处理不当,定会给他人留下‘人善’这一固定印象。

而人善者,自古皆被人欺。

一旦于外留下‘人善’这一固定印象。

再想打破这一固定印象,则需付出无穷大的代价。

于当下而言。

首当其冲的便是下洛城工坊安危。

而若是此事处理得当。

虽会对外留下些许不好印象。

但却能从根源上避免诸多麻烦。

许奕昨日于承运殿偏殿书房面见代、辽两地世子时,之所以会那般强硬。

其内未必没有出自于这方面的考虑。

至于是否会因此彻底得罪代、辽两王。

许奕内心深处并不在乎。

无他。

以其现如今的实力。

在‘规则’之内,其完全不惧代、辽两王联手。

甚至于有超五成的把握将代王许启自代王宝座上拉下来。

也正因此。

方才有了千两金、千两银、千副甲、万战马、万五谷一事。

至于‘规则’之外。

纵使代、辽双王联手伐燕。

其亦丝毫不惧。

甚至于其至少有六成把握令代、辽联军有来无回。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获胜的把握亦将大大提升。

......

......

时近午时。

晴空万里无云。

沮阳城东,王大营外。

校尉辛思玄、屈宝田二人人手一把出鞘雁翎刀。

满脸寒霜地立身于营门正前方百步处。

二人目光如出一辙地始终死死地望着不远处的官道。

而在二人身后。

各有十余名原陷阵营中高级将领紧握双拳满脸怒容地笔直而立。

更远处。

数不清的王大营士卒自发地列成整齐的军阵。

如同凋像般一动不动地站立于原地。

自辰时消息传至王大营起。

至今已然近两个时辰之久。

那一个又一个虽大小不一,但皆整齐划一的军阵中无一名士卒脱离军阵。

哪怕再渴、再饿,亦是如此。

对于王大营绝大多数士卒而言。

他们在今天之前,连李长山、裴晋、关荣昌、毕福江这四个名字听都未曾听过一次。

更莫要提熟识与否了。

但。

未闻其名,不识其人又能如何?

于他们而言,只需要知道一件事即可。

那便是死的那四人是王大营的人!是他们的袍泽。

仅此,便已然足够了。

时间于漫长的等待中一息一息地缓慢流逝。

然。

万余人之多的王大营内如同鬼蜮般死寂。

无人开口说话,就连细微的窃窃私语声都无一丝。

无人迈步走动,自辛思玄、屈宝田起至王大营最后一名士卒止。

所有人都好似凋像般寂静无声。

一时间。

偌大的王大营内外,除风声外。

便只剩下了熊熊燃烧的怒火。

不知过了多久。

一辆三辕青篷马车自官道尽头不疾不徐地行来。

王大营正门百步处。

始终死死盯着官道尽头处的辛思玄、屈宝田二人见状不由得微微一愣。

辛思玄、屈宝田二人互相对视一眼,随即快速雁翎归鞘,大踏步地迎了上去。

其身后二三十余位中高级将领见状快速松开双拳默契地跟了上去。

片刻后。

三辕青篷马车渐渐停靠于官道之上。

“末将王大营校尉辛思玄,恭迎王爷大驾。”

“末将王大营校尉屈宝田,恭迎王爷大驾。”

“吾等,恭迎王爷大驾。”

辛思玄、屈宝田等一众将领立身于三辕青篷马车三步外,齐刷刷地抱拳行礼道。

三辕青篷马车内。

许奕自软榻起身,随即抓起平放于小木桌之上的斩渊刀。

以斩渊刀轻轻挑开车帘。

“免礼。”

许奕自三辕青篷马车而出,微微摆手道。

“谢王爷。”

辛思玄、屈宝田等一众将领闻言再度抱拳行谢礼道。

见礼过后。

许奕轻眺远处王大营。

只见王大营内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一片。

但好在。

人数虽众多,但秩序却着实令人挑不出一丝一毫的毛病。

许奕见状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

今日王大营内的这一幕,正是其所期盼已久的。

由小观大。

自今日这一幕中并不难看出。

王大营内的一众士卒并没有辜负许奕的厚望。

更没有辜负许奕源源不断地供血。

现如今的王大营士卒已然于精锐的道路上踏出了数步有余。

许奕收回望向远处王大营的目光,随即看向身前的一众将领。

数息后。

许奕面朝辛思玄、屈宝田等一众将领微微点头。

随后无言转身。

手中斩渊刀亦被其插入身前泥土之中。

就这般。

许奕双手叠压在斩渊刀柄之上,身姿笔直地立身于一众将领之前。

双眼不着一丝一毫温度地望向官道尽头。

一切的一切皆如其未至前,王大营一众将领、士卒那般。

许奕身后。

辛思玄、屈宝田等一众将领见状无不心头一暖。

‘锵!’

‘锵!’

辛思玄、屈宝田二人默默上前一步有余。

随即分列于许奕左右两侧,并将手中雁翎刀重重地插入身前泥土之中。

二人身后。

二三十余位将领见状再度握紧双拳,随即踏着整齐划一的方步齐刷刷地前行一步有余。

最终。

整齐地分列于辛思玄、屈宝田二人身后。

王大营内。

一个又一个方阵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自王大营而出。

最终整齐划一地列阵于二三十余位将领身后。

隆隆脚步声持续了近两刻钟之久。

方才缓缓消散于天地之间。

而在这一过程中。

无一将领转身指挥调度。

更无一人扭头查看。

自始至终。

整个王大营内外除隆隆脚步声外再无他声。

一切的一切皆在无言之中悄然发生。

待隆隆脚步声彻底消散于天地间后。

偌大的王大营再度恢复至浓浓死寂之中。

......

......

午时过半。

阳光正浓之际。

远处官道之上忽然出现数道人影。

此地道路虽亦属官道。

但因王大营的存在。

往来商贾、行人皆会自觉地避开此地。

也正因此。

那于官道尽头处出现的数道身影极大概率为赤血卫以及一百三十三名被俘贼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