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章 开始朕的表演(下)(2 / 2)

加入书签

倘若董卓当真认下司空之职,他以二桃杀三士的离间计便能成功。

不过刘辩前世就有做PLANB的习惯,凡事不虑胜,先虑败。

现在,就是祭出他真正杀招的时候!

刘辩故作遗憾道:“爱卿此举,才是让朕为难,爱卿本就是皇祖母族人,按辈分就算朕也得叫爱卿一声舅公,朕本觉得可亲上加亲,爱卿作为外戚和司空,必能一仿当年窦游平之举,乃是大汉之幸,但爱卿如是坚决,朕却也不好强求爱卿了……”

轰隆隆!

刘辩此话犹如惊天霹雳一般让跪伏于地的董卓身上一颤,而袁隗立马转头死死盯着董卓!

满朝文武不明其意,却是一个个惊异的看着董卓。

虽然董卓与董太后同姓,从不闻董卓乃是董太后的族人啊?

而袁隗更是心中惊疑,董卓居然是董太后的族人?!虽从不闻董卓或董太后提过,而且二人籍贯也不相同,但是认祖这件事情却不是如此说。

汉时以孝道传承治天下,对于血脉的看重也很重要,一个家族跨越二百年的血缘也能让彼此亲近。

比如宗室,很多不是灵帝往上三代的血亲,甚至不是光武朝后的直系。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倘若董卓真是董太后的族人,整个事情就复杂了!

袁隗可是要倚靠董卓这种武夫废立的,之所以看重董卓,第一是因为董卓曾认其旧部,而来是董卓不是世家,可以说除了军功在朝堂毫无根基,第三董卓本身就以鲁莽豪爽出名,就算是废帝这等脏水扛在身上也合情合理。

但董卓要真的是董太后族人,便能从一介武夫晋升外戚,大汉自高祖吕氏外戚专权以来,再到卫青担任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以外戚辅政扶持宣帝刘珣之后,就有外戚掌兵的传统,虽然经过新莽动乱,但是光武之后再次如此,如章帝之外戚窦氏,桓帝之跋扈将军梁冀,乃至当朝何进,搞得好似大将军的职位就是为外戚所设一般。

果不其然,就在袁隗惊疑不定之时,便听刘辩温言道:“董爱卿既是董氏族人,不想当这司空,何不循旧例就任大将军之位,正好董爱卿乃是我大汉名将。”

此时跪在地上的董卓更是心中惊骇,自诩董太后族人身份便是他的谋主李儒给他定下的一策妙计。

等到击败丁原,行废立之事后,他便可亮出这张底牌以外戚身份堂而皇之的接手何进旧部,与袁氏分庭抗礼。???..coM

彼时他即是司空,又是外戚,还手握京畿重兵,还何惧袁氏乎?

再加上未来天子刘协乃是董太后一手养大,而董太后似乎就是在何太后手上,比起刘辩,刘协当更加倚重董卓才是。

这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便是李儒的定计。

这是一步暗棋,除他和李儒外没有第三人知晓,眼前这个小杂种是如何知道的?

此时董卓也是陷入了两难,倘若此时承认自己自认董太后族人,袁隗必然会猜忌于他,他此时势力不及袁氏,不可与袁氏撕破脸。

但如今满朝文武皆在,倘若否认与董太后关系,这步棋便是废了!

似乎感受到袁隗再次投来冰冷的目光,董卓更是将头低的更深了。

但董卓毕竟是枭雄之辈,略略思忖,只得抬起头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陛下,我董氏在西凉两代,老臣也从未细究先祖出处,这事情老臣不太清楚,此事是大,老臣不敢自认,陛下明察秋毫,切勿听信谣传。”

董卓此话说的极有水平,他明面上让刘辩不要听信谣传,似乎是否认,但是一句“未究先祖出处,不太清楚”却是既没有否认亦没有承认,给自己留下了反口的余地。

袁隗也深深看了董卓一眼,皱眉转回头。

见心怀鬼胎的二人表现,刘辩此时也是心中大笑,这是他昨夜苦苦思量一晚后才相处的计策,前面将董卓高高捧起不过是以二桃杀三士的烟雾弹来迷惑袁董二人,以二人之老谋深算,必然不会因为一个本就收入囊中的位置起间隙。

可是这杀招不一样,这才是杀人诛心,董卓的政治地位直接会影响到袁隗对其扶持的力度,甚至不再扶持董卓。

要知道,天下想抱袁氏大腿的比比皆是,要不然袁绍袁术怎能才出洛阳便号召天下英雄,甚至汉末之乱在官渡之战袁绍败亡前很大部分都是二袁争霸。

四世三公的袁氏若不是灵帝以宦官压制,被称作立皇帝毫不夸张,毕竟天下士族以袁氏为尊。

可以骂当今朝廷昏聩,骂皇帝昏庸,但是绝对和袁氏没关系,因为袁氏是士族的代表,乃是士族的脸面!

比如现在的执金吾丁原,和董卓比起来也没什么区别!

你董卓不是要司空,要董太后族人么?我刘辩给你!

刘辩不但不想法阻止这事发生,只不过反其道而行之,让其在错误的时间发生。

以董卓和袁隗之能,只怕也不会因此盟友关系破裂,但是这一颗互相猜忌的种子被刘辩种下,不说长成参天大树,至少能够延缓原本历史的推进进程,给刘辩空出一些时间来做更完善的自救计划。

这是人性!

也是刘辩纵观中国两千年历史的前瞻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